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险资产管理:老虎出笼

(2013-02-28 12:00:24)
标签:

87期

保险

资产管理

金融创新

投资新政

财经

分类: 热点

Insurance Asset Management: Tiger Out of the Cage

  保险资产管理:老虎出笼

 

导语:去年7月以来,保监会陆续出台一系列保险资金运用新政,从拓宽投资渠道到开发资产管理产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正迎来发展的新纪元。

 

采访/撰文/编辑 俞燕 图片提供 Getty Images 设计 赵虹娜

 

http://m1.magspace.cn/201302/2013022613570195512.jpg

 

  “保险是金融业的虎豹!”一位保险公司高层如此评价。在他看来,保险是金融业中资金成本最低的行业,广泛的客户群体、巨大的保费规模以及为客户理财的功能,是保险公司的优势。

  在泛资产管理时代,在投资新政助推下,保险公司这只“老虎”,正攒足了劲,要吞食资产管理业务的“肥肉”。

http://m1.magspace.cn/201302/20130226135717925622.jpg

 

  资管产品重开闸

  自去年6月保监会在大连召开保险投资改革创新闭门讨论会之后,保险业便迎来投资新政发布期。

  发布期一直延续到今年。1月28日,保监会召开了一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通报会”,在随后的2月17日,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重启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

  根据《通知》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向指定投资者发行固定收益为主的私募投资产品,包括“一对多”集合类资管产品和“一对一”定向资管产品。

  在此之前发布的《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设立资产管理产品,为受益人利益或者特定目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当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发产品,门槛并不低。《通知》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向单一投资人发行的定向产品,投资人初始认购资金不得低于3000万元;向多个投资人发行的集合产品,投资人总数不得超过200人,单一投资人初始认购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元。

  目前,已有人保资产、泰康资产、太平资产三家公司申请发行的5只资产管理产品获准备案。早在2 0 0 6 年,华泰、人保、太保和泰康等四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便获准开展此项试点。2010年,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设立资产管理产品,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通知》的发布受到业内欢迎,诸业内人士认为,新规有利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完善业务链条,提高产品发行效率,满足市场有效需求,可以推动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和良性互动。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该注重找资金与找资产的能力,而不要沦为卖牌照、做通道。

  由于没有自己的产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其实一直扮演着买方通道的角色。即使20 0 6年四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试点推出的资管产品,大多数也主要是用于“打新股”。

  保险资管产品及制度的缺失,一直是保险资管公司通往第三方资产管理路上的巨大障碍。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没有保险资管产品,专户理财没法落地,也很难真正地从买方转变为卖方角色。

http://m1.magspace.cn/201302/20130226135732880448.jpg

 

  创新要以产品为龙头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发产品,其实不是新鲜事。2006年,保监会便批准华泰、人保、太保、泰康等四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了创新产品试点。据了解,四家公司共开发了7款产品,其中,华泰发行4只(1只于2008年末终止),泰康、人保、太保各发行1只。除华泰资管发行的1只华泰增值投资产品是货币型产品之外,其他5只均为债券型产品。

  此外,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亦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投连险产品和非寿险理财产品的开发和投资管理。

  事实上,让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发自己的产品,是近年来保监会的思路。早在2005 年 10 月召开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创新国际研讨会”上,时任保监会副主席的吴小平就指出,要建立以产品为龙头的资产管理新模式,改革保险资产管理体制,必须“把握产品创新这个核心”。

  在传统的保险经营中,保险产品的开发、定价及销售分别由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部门、精算部门和销售部门负责,而保险资金的投资则由投资部门或专门成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

  在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下,保险产品的设计和保险资金的投资相互独立、彼此分割,保险产品设计人员往往根据保险客户需求和承保业务竞争需要,而不是根据外部资本市场的现实条件及可投资品种的风险收益变动趋势进行设计。

  投资管理人员只是根据保费流入进行被动投资,而不是根据市场条件进行主动管理,从而很容易造成产品开发与资本市场现实脱节,投资收益目标难以实现,投资管理部门与产品设计部门则互相埋怨、相互指责。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产品定价机制从传统的负债主导型向“先定投资回报、再定负债承诺”的资产主导型产品定价机制转变,产品创新模式的改革有利于资产与负债的动态相互反馈、相互促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新机制的形成。

  将产品创新由传统保险产品创新向投资产品创新延伸,形成从保险产品到资产产品的完整产品线,也许正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创新和激发活力的个中要义。

  广开政策口子

  近年来,监管部门已在政策上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和发展铺路。

  2010年,保监会发布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资产公司可以设立资产管理产品,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去年12月30日,证监会公布《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放行包括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机构直接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2013年1月3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资产管理类特别会员入会工作指引》,公布了首批25家资产管理类特别会员名单,中国人保资产公司和平安罗素投资管理公司名列其中。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近日指出,目前,保险资金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存在“长钱短用”和成本收益倒挂的问题。今年,保监会将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及不动产债权计划等产品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引导和支持行业进行产品创新和机制创新。

http://m1.magspace.cn/201302/20130226135751850334.jpg

 

  投资新政利在长远

  自从2007年在大牛市中赚得盆满钵满之后,保险投资收益率便再也没有收获这样的风光。2011年,保险投资年化收益率仅为3.6%,2012年保险投资年化收益率为3.39%,创下四年来新低。

  截至2 012 年年底,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余额达6. 8 5万亿元,银行存款依然是主力投资品种,规模达2 . 3 4万亿元,投资占比3 4 .16%。华宝证券报告认为,去年保监会颁布各项投资新政之后,保险资金的存款和投资资产比例尚未产生结构性变化。

  13项投资新政的发布,让业内欢呼行业壁垒将被彻底打破,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士则表现出对政策落地的谨慎。

  诸分析师认为,投资新政短期内不会有快速的效益撬动效果。申银万国分析师孙婷报告指出,投资渠道放开旨在分散风险、改善资产负债久期匹配,保险投资新政实施后,保险公司的中短期投资规模不会有显著提高。预计提升长期投资收益率至5.9%,相应提升保险公司价值15%左右。

  宏源证券报告认为,保险公司近年以来的巨额投资波动,成为困扰投资者的一个重大议题,保险公司的频繁减值也成为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在投资放开之后,投资波动的减小将是大概率事件,同时保险投资收益达到5%的精算假设难度也有望缩小。

  如今,保险、银行、基金、券商和信托以及第三方理财机构,纷纷逐鹿财富管理领域,已呈硝烟弥漫之势。据业内人士介绍,即使在发达国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一直面临其他TPAM(Third PartyAsset Management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的激烈竞争。

  目前国内已开业和正在筹建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达17家。在财富管理市场与诸金融机构展开竞争,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是这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要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