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纠结的“不新鲜人”

(2012-08-06 15:45:19)
标签:

57期

职场

毕业

就业率

财经

杂谈

分类: 经济动物

导语:今年的应届生都已经拍好毕业合影、要开始各自的事业旅程了,却还有那么一部分学长学姐至今还在找工作。

 

撰文/玥辰 编辑/邱珈

 

刚进大学的大一新生被称作“校园新鲜人”,刚从学校毕业走上职场的“小朋友”也被称作“社会新鲜人”;校园里的“新鲜人”随着升年级而不再“新鲜”,是成长过程中的开心事,而本该成为职场新鲜人的年轻人如果总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会变成心中悲悲戚戚、越来越缺乏自信的“不新鲜人”。

或许你身边就有类似的案例。大学毕业前因为怀着比别人更大的“野心”,就没有正儿八经找工作,理由可能是为了创业,也可能是为了考研或者出国,但最后这些事都没做成,又看不上那些小公司的底层职位,混着混着一两年就过去了,没了应届生的身份,也没有一份能踏踏实实作为起步的工作,消极点儿的就托关系去亲友的公司打打工,或者实在找不到头绪就直接去卖保险或者安利了……到那时候再把自己的工作轨迹往常规职场路线上靠,就要比同学们晚了好多。而为考学放弃了求职的那些人,也应该为自己定好时间期限,如果到时候考学没能成功,就赶紧转向去找工作,一边上班也能一边读书,或者工作几年再去读书,这些都要比把自己框死在家里好。至于本来就是因为对求职信心不足而退缩的“老新鲜人”,在家呆了一阵子之后,失去了应届生身份,再要去找工作就更难了,再宅个一两年,看看同学们的事业一点点往上走,别人已经开始升职加薪或者拿到新的学位了,自己就会更茫然。

由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最近发布,对2011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该蓝皮书指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为608.2万人,其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职场保鲜期很短暂,对那些纠结于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的人来说,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以及“能干什么”才是要紧事。

 

案例1

林驰在大学里的实践经验很丰富,他是学校电影社的负责人,也曾经参与过创业大赛之类的项目,还和同学合伙做过制作微电影的事务所,他耗费了大量时间在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事情上,却没有好好找工作,当别的同学已经拿到offer时,他才刚刚完成了自己想要创作的一部电影的脚本。这时他才下决心要找一份和电影拍摄有关的工作,但针对应届生的招聘都早已结束,于是他又试着创业,几个月后合伙人退出,家里人也表示“再不正经找工作就不资助你了”。于是他就开始拜托同学朋友帮忙递简历,总算获得了几次面试机会,却都没能最终拿到offer。一转眼到了次年三月,他想索性出国留学算了,就匆匆忙忙报了雅思班,并申请了三所大学,但心里又知道把握不大,所以也只把留学当做备选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林驰还到父母安排的一家公司去做了几天与他大学所学的财务专业有关的工作,但他嫌那份工作太枯燥,很快就辞掉了。到了五月中旬,他收到一家面试过的广告公司的消息,他结束了雅思复习,断掉了出国的念头,在家认真准备了自己大学阶段在电影社、微电影事务所和自己创作的脚本等资料,终于在最后面试中拿到了一份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offer,虽然职位是辛苦琐碎且收入不高制片助理,但对于一个过期的新鲜人来说,这也是很好的一步了。

 

分析:

如果你对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十分纠结,既想找符合爱好的,又想找容易做的,那么就要先问自己几个问题:你对哪些事有热情?哪些工作可能给你满意的回报?你在哪些方面有优势?如果每个问题的答案都不相同,那么你就不太可能快速融入职场新鲜人的生活了。在这个案例里,这位“过期新鲜人”在大学里的轨迹还是很明显的,不管是电影社管理人、创业大赛还是微电影事务所,都是需要创意能力的,他对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比较统一,所以即使求职起步比较晚、专业不对口,而且还为一些“病急乱投医”的念头花费了一些时间,但最终还是能找到专业相关领域的工作的。对他来说,虽然是个错过了最佳求职阶段的新人,看似缺乏工作经验,但其实他过去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过的几件实在的事,在雇主眼中都可以被视作是工作经验。很多新鲜人误以为“没有工作就不会有经验,没有经验就更难找工作”,但实际上没有工作也可以有经验的。

 

案例2

 

小梅是学国际金融专业的,上学时并没有做过有针对性的实习,毕业前因为父母能安排她到一家公司实习并且能把那份工作作为保底工作,所以她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写论文和实习上了,没有花很多时间去看别的工作。毕业后,小梅顺理成章地留在这家公司上班了,本来她是属于班里找工作最顺利的那部分幸运儿,但进了公司后她才发现其实有很多矛盾要厘清:在试用期长短、四金缴纳、税后工资等方面,她都和公司有分歧,而公司并不理会她的反对,意思是你想走就走,想留就接受我们开的价。于是小梅就决心另外找工作了,但那时候她已经不再拥有“应届生”的名头了,大公司早就结束了今年的新鲜人招聘,现在留出的实习机会都是给明年毕业的学弟学妹们的了,而其他符合她要求的工作又都需要至少两年的工作经验。她只能暂时留在这家已经让她完全没有好感的公司,接着做一份“被狠狠剥削的工作”,这样至少以后在简历上不会留出一段难看的空档期,比起完全还在待业求职的同学,她觉得这样已经不错了。

 

分析:

这位“幸运儿”的求职优势是父母的人脉,而她自己没有尽心找过工作,只是被父母牵着走,但结果父母的努力带给她的是一份让她觉得“不公平”的工作,她所向往的又是需要自己无法实现的素质(比如工作经验)的工作。她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空档期”很难看、会影响未来的求职,但患得患失的心态也让她对目前正在做的工作充满敌意,不可能从中学习到多少。小梅不妨正视一下现实,如果你在各方面都没有特长,又不喜欢家人为你铺的路,那么你以为自己可以做什么呢?新鲜人被“剥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你没有经验,也没有对公司特别有价值的人脉,在你学到真正的职场经验之前,自己能提供给公司的也无非是廉价的劳动力,如果把这个工作过程看做是“拿津贴的学习”,也许心态就会变好一些。你的职业规划再详尽,如果脱离了现实就等于空想,还不如认真地活在当下,从目前的工作里先学点东西再说。

 

案例3

几年前,Andrew在金融投资领域找工作的决心相当强烈,家里花了那么多钱送他去英国读了个Master回来,总是要有所回报的。当时英国的经济情况很不好,他交完论文就回国求职了。Andrew在一家投资公司实习了好几个月,投入了很大的热情,虽然收入很低,但他觉得留下的可能性很大,就算不留在这家公司,有半年左右的实习期,将来去别的公司求职也会比较容易。很快就真的过了半年,他觉得留下的可能性不大,就转去找别的同行业公司。除了这个行业,他不考虑别的工作。他也确实因为学业背景和之前的实习经验得到了另一家公司的见习机会,但很不幸的是,原本有可能成为自己上司的那个人被裁员了,他就算能留下,能得到的工作也和他的心理预期相差很大。整个行业的不景气让他在后来又实习过的两家公司都没能留很久,家人也开始劝他另谋出路,于是他开始向更大范围广撒简历,最后获得的工作出乎他自己的意料——在一家国际学校做老师,他的英语基础让他获得了这份薪资福利都很好的工作,而且接触到的人都层次很高,他在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也并没有都浪费掉,而是可以用简单生动的方式教给学生们。他觉得如果将来有一天他要转行去创业,这份工作为他带来的人脉一定会很重要。

 

分析:

再好的行业也有令人讨厌的工作,再不被重视的行业也有好的工作,在找工作时不用太过拘泥于行业,工作的实际内容也许更重要。求职者可以列出自己最喜欢和最讨厌的35种工作,再把自己能拿到的offer来做个比较,对于那些虽然并未被列入“最喜欢”,但也不是“最讨厌”的工作,请不要轻易拒绝掉。对第一份工作的慎重心态可以理解,但太过纠结于行业限制,则会让你错过一些其实也很不错的选择。

 

链接: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名称         毕业半年后就业率(%)

生物科学与工程     85.1

美术学     85.3

数学与应用数学     85.5

法学         85.8

教育学     86.6

历史学     87.0

应用心理学     87.0

动画         87.1

生物技术         87.2

地理信息系统         87.2

全国本科平均就业率     90.8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1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注: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本科毕业生数;需要注意的是,按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微博)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国内外读研的人数。

 

链接:2012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

动画  法学  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与工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  体育教育  生物工程

英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1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Digg的倒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