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保罗·莱文森

(2016-04-28 15:19:45)
标签:

新传考研

媒介环境学派

传播学三大学派

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

保罗·莱文森

分类: 华科新传考研社

     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保罗·莱文森

 

复习初期,是知识的碎片化积累阶段,对于一些重点的,有争议的,并且考试中常常涉及到的问题,做一个精细化的理解,记忆,是积累内功的必经阶段。每天弄懂一个知识点,要不了三个月时间,你就可以系统掌握传播学几乎所有的理论了,今后我们会不定期分享知识点以及专题给大家,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2014年华科专硕334试卷在论述题考到了一个问题,论述传播学的三大流派,当时很多只看参考书的同学就蒙了,是的,我们经常谈到的是两个学派——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但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对于新闻传播理论以及工作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相应的媒介环境学派也越来越多被人们提及。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一些我知道的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保罗·莱文森,不准确的请大家指正。

 

2015年川大新传学硕考到了一道试题,试分析“保罗·莱文森的话:一切技术都是刀子的翻版。莱文森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一切技术都有利有弊,如果对这句话感到陌生,也可以联想到“双刃剑”的说法。

 

实际上考这一道题并不突然,媒介环境学派是近几年的热点,而保罗·莱文森更是被称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后麦克卢汉第一人”,保罗·莱文森是美国媒介理论家、科幻小说家、大学教授、教育公司总裁、音乐人,多才多艺,在文学和传播学两方面成就斐然,在音乐上也小有成就。他完美的实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科学文化与文学文化的结合。他是尼尔·波斯曼的博士生。

 

保罗·莱文森出版的书籍主要有《数字麦克卢汉》、《新新媒介》、《思想无羁》、《软性的刀刃》、《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等等。

 

说起保罗·莱文森,我们就要想到他的一些经典理论:

 

一、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Anthropotropic)理论:人类技术开发的历史说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是在模仿或复制人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

 

二、补偿性媒介(Remedial Medium)理论:人在媒介演化过程中进行着理性选择: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换言之,人类的技术越来越完美。此理论可用于我们论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以及报纸是否会消亡的论述。我们可以回答报纸不会消亡,因为保罗·莱文森认为一种新的媒介的出现是对已有媒介的补救,但是各种媒介可以同时存在,相互补充。

 

三、“后麦克卢汉”主义(Post-Mcluhanism):莱文森的技术乐观主义扬弃了麦克卢汉的“技术决定论”,认为人可以对技术进行理性选择,人对技术具有控制的能力。麦克卢汉可以称之为技术决定论者,也是媒介悲观主义的代表,因为他认为技术决定了人的能动性,人完全成为技术控制的附庸。但是莱文森则认为,技术虽然催生了各种新的媒介,但是人是能动的理性的去选择的,人并不是完全被技术控制的。

 

 

   说到保罗·莱文森,我们顺便提一下媒介环境学派的其他几个代表人物。

   20世纪末,北美的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整合为媒介环境学派,我们熟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哈罗德·英尼斯、马歇尔·麦克卢汉、约书亚·梅罗维茨、尼尔·波茨曼、保罗·莱文森以及林文刚(华裔)等。

 

对于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陈力丹老师有几篇文章可以参考

①媒介环境学在中国接受的过程和社会语境

②传播学三大学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