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书

(2015-07-14 00:20:54)
标签:

爱情

友谊

情感

情书

文化

分类: 随笔

《蛰伏》篇五

朋友在空间的留言触发了我关于情书的记忆和思考。

情书,不是每一个人都曾经历和拥有的,关于情书的回忆,属于部分人。

何为情书,顾名思义,所有表达情感的书信,所有传递感情的信件都算得上情书。一般情书的双方主体是恋人,也有的“情书”是传递友情及关心的,主体是朋友或者亲人。

什么时候会用到情书呢?我想,当情感的表达有需要之时便是。我记忆中的情书是九十年代的,带着一点点改革开放气息的,又有一点点互联网特征的。我从小学里毕业时是二零零四年,那时没有智能手机,没有IPAD,幸好有各种各样印刷精美,设计新颖和文意唯美的信纸。

说到信纸,相信许多九零后的小伙伴都有过与它们的邂逅,哪怕是不经意的,一定会有。这些都是提升我们情感表达深度和精度的难得载体,有了它们,情书的“情”意会更浓。作为九零后的文艺范,我选择的信纸也带着一丝的风雅之气,这是每个人性子里的特质决定的外在表现。

当然,遇上一些现下的话讲叫“奇葩”的笔者,他可能也会选择小方格纸、大作文纸或纯净的小格十六开黑框信纸,在下也曾如此地“奇葩”过。正所谓纸糙情不糙,纸薄意不薄,谦谦君子和忘年交要的就是不拘一格谈梦想,潇潇洒洒写当下。我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我和一位同窗好友因缘际会之下结识了两位师姐,十多年过去了,师姐们都成家立业了,我们还保持着友好的联系,这份情谊,少不了当初那几封“情书”的功劳。

有人说,那么好几页的信纸你都是怎么填满的啊?我说,有情自然写得来,情到深处千句少,表达只有水到渠成的才会畅流无阻,洋洋洒洒。真感情,是懂得也善于发掘情感的需求和满足对方情感的需求,一封好的情书,一定铺满了写信人的真情实感,那是一种无法用虚伪和虚假去描述的表达。

其实,每每打开被锁进记忆宝盒里的那些有些历史的信件时,你会发现,最先让你感触良多,内心激动的一定是信首的称呼。“你好!”是最常见的,但也是最少会用到的。一般而言,我们如果选择了使用情书表达当时的内心所想,一定会经过再三考虑才提笔,自然,每一个字,甚至于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代表着写信人的独特内心世界。所以,更多的情况下,“尊敬的xx”、“兄弟”、“宝贝”、“亲爱的”、“小x”……这样的昵称会更加能拉近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的心灵距离。你想想,当初第一次打开女友给你写的第一封信,看到“亲爱的”时候,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一定是你终生难忘的!

每一封情书,行文一定不是规范的说明文、议论文,每一封情书背后的作者,或心思缜密、或情感细腻、或内心强大、或渴望被理解、或乐于去倾诉,各有各的衷情,不一而尽。在这多样的情感表达需求之下,或记叙、或表白、或回忆、或关心;或记流水账式地娓娓陈述、或言简意赅地百字文、或情深意切的对仗诗一首;或工整娟秀的正楷铺满其中、或如水牛般大的字斟词酌。

尽管正文千变万化,但总是神奇地有着一个中心思想,或者是关于友谊万古长青,或者是关于感情海枯石烂,或者是,只想让你感受一份无名的祝福,一分默默恒久的支持与守护。

情书,承载着写信人那些形形色色的想法和简简单的爱,通过邮递员的手或中间人的帮忙到达收信人处,拆开,让文字代替写信人去倾诉、去表达、去告白、去道歉、去勇敢地说出内心一直以来不敢说也没有机会说得话,或许真的是那句“我爱你!”

情书,源于一份情,开启一段情,也可能结束一个故事。不管是什么样的结局,至少我要说的,你听到了。

二零一五年七月十三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同学
后一篇:答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