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在鸟不拉屎的图书馆里一边看着成人专栏作家刘原的《丢下宝钏走西凉》,一边在喉腔里回味着早餐糕点的那股骚味,那感觉太美妙了。倒不是因为想明白了马航为什么失踪,而是因为已经久违这种清新的生活了。
为了准备九月的司法考试,返校之后已经蛰伏图书馆将近一个月,这个周末就自我放逐一小会儿。
二十有三的我,虽然没有刘原笔下丧家犬式的乡愁那么浓烈,却也有着珠江退潮之后浮在水面的水藻般密密麻麻。
是的,想家了。
昨晚,妈妈来电话,我们聊了将近二十分钟。听得出来,妈妈也想儿子了。毕竟我和姐姐都离家数百里,虽说交通日益方便,但对于心灵而言,想即刻相见却不能见,合着也算是一种煎熬。
妈妈是一村妇,跟着老爸在外打拼。老爸是一先生,教书育人三十载,载着许多年少无知的青年抵达成功的彼岸。如今,儿子借着他优良的基因和后天的盲目努力,也辗转到了南中国的心脏广州,中间隔着四百多公里的乡愁,不多也不少。
教书育人的工作不比田里播种简单。播种需要讲究时宜,季节,尊重自然生长规律;教书育人亦然。只有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环境用合适的方式传导,才能疏通学生心田的沟渠,起到滋润生长的作用。
此生与父亲,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当上父亲的学生,没有能亲自聆听其谆谆教诲。无憾的是,能与其如朋友一般,心灵交流,彼此信任,共同进步。爸爸的宽容成就了我的胆量,信任成就了我的博爱,乐观成就了我的自信。
在人生的旅途上,妈妈的爱像蒲公英的种子,无时不在。关心就像溪水自高流,自然而然地流进我的血液里,温暖我,给我无尽的动力。
《大丈夫》里顾晓珺对欧阳剑说:生命本无价值,除非你选择并赋予它,幸福并不存在,除非你去创造。对我而言,是父母选择了赋予我生命并赋予它价值,我要做的就是用父母赋予的生命和价值去创造幸福的生活。这也是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离家数百甚至上千公里的孩子的愿望。
离家总是伤感的,但离家又总是必然的。
谁都不能永远陪着谁,这就是社会生活的必然结果,也是生存法则使然。生活总在分分合合,分分离离中继续,我们就像小蝌蚪在宽广的河流中寻找妈妈一样前行,或许无方向,但是心中有目标,家便是最大的牵挂。
因为分离,相聚难得;因为距离,相爱才美;因为失败,成功才甜。
人生就这样,有欢喜便有悲伤;你付出了却得不到回报,你努力了却没有结果,你珍惜了却成了永远,你想明白了人却已远去……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你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顾晓珺
我们还年轻,所以轻浮;我们都在路上,所以会累;我们都是游子,所以平凡;但总有一天,我们会成长,我们会到达终点,我们会回家!
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二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