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桂林的靖江王府穿越之旅(351)

(2025-07-14 15:30:11)
标签:

历史

文化

情感

分类: 散文

桂林de靖江王府穿越之旅

一屉屉刚出锅带着热气的馒头从地平线冒出来,这就是我对广西桂林一带的喀斯特地貌的感觉,“桂林山水甲天下”很久以前曾经读过一篇描写桂林的散文,意境很美。若干年后,想不到在有生之年亲眼见到了桂林的真山真水。

林市简称“桂”,古称桂州、静江、始安,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 ,地处中国华南,湘桂走廊南端,位于南岭山系西南部、桂林—阳朔岩溶盆地北端中部,处在“湘桂夹道”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2.78万平方千米 。全市辖6个市辖区、8个县、2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常住人口为495.07万人 。人口规模与赤峰市相仿。

“桂林”之名,始于秦代,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桂林郡因当地盛产玉桂而成名,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风景游览城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山水甲天下的国际旅游名城、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宜养的生态山水名城 到桂林不得不去靖江王府。

靖江王府及王陵,分为靖江王府和靖江王陵,民俗讲法“阴阳二宅”。靖江王府,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王城路1号独秀峰下;靖江王陵,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靖江路1号尧山西麓。靖江王府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分封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筑城墙。 

靖江王府由王城和王府两部分组成,是明朝分封在靖江(今桂林)的历代靖江王的居所,占地面积21.4公顷。1996年11月20日,靖江王府及王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靖江王府我们领略了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桂林彩色拓印技艺—靖江王府秘拓是在古老的传统拓印技术上得以发展的一种特殊技艺,它从工具制作、选材用料、颜料调制、色彩的运用、上纸上色的方法等,都形成了一整套区别于传统拓印的流程和方法,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桂林彩色拓印技艺。

《明代藩府刻《兰亭图》卷及其变迁》文中记载,明朝大量封藩,但规定藩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鼓励藩王读经、诵史、习文、昌艺,修身养性、远离政治,并将内府珍藏字帖、名画、古籍大量赏赐给藩王。有的藩王则依据这些艺术珍品刊刻大量的碑帖、图书,传诸后世。据明代摩崖在独秀峰上的《独秀岩记》等史料记载,明靖江王府历代藩王,多酷爱金石书画,且信佛修道,并对独秀峰摩崖石刻造像潜心研究,将其制成拓片,用于欣赏与传赠,尤以彩色绢丝拓为珍贵,由此桂林彩色拓印技艺自成体系据导游讲桂林彩色拓印制作分为3步

桂林彩色拓印制拓步骤主要包括清洗器物、上纸、上色三个环节。1.清洗器物:将所拓的摩崖造像、碑刻、铜器铭文等清洗干净。2.上纸:将宣纸、绢、丝等材料,贴于所拓制的器物上,用棕刷轻轻敲打,使文字图案均匀呈现。另一种上纸法 “滚布法”,不易造成纸张的破损。3.上色:上色时双手各执一拓包,左手沾染料,引色至右手拓包,使之平面均匀,打包需渐次密集,直至上色完毕。桂林彩色拓印技艺的核心是上色颜料和拓印材料,上色颜料精心挑选天然矿物质,及动植物中提取的天然颜料,保证色泽艳丽鲜亮、历久弥新;拓印材质使用了珍贵的绢、丝等代替宣纸,其制作技艺难度更大、收藏价值更高,超越了传统纸质拓印工艺。已研制出来的“颜彩套拓”、“五行如意拓”、“绢拓”等,较好的传承了中国这一传统技艺。为了提升游客的新鲜感和代入感,游客可以现场亲自体验拓印乐趣,一张拓版,一块宣纸,一盒印泥,作为游客,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拓印其实就是一种古老的复印技术。

在靖江王府还有一处复原的科举考试场景,贡院内各种科考设备一应俱全,我们好似穿越者,被请进一个个小格子间答题、交卷,组织者还煞有介事的宣布此次考试状元、榜眼、探花,很是搞笑,游戏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