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正月
正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88
  • 关注人气:2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遥远的钟声(349)

(2025-05-25 10:37:08)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分类: 散文

遥远的钟声

旅游是一件很长知识的活动,相比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我更钟情于钻各类博物馆,因为那里是各地各方历史浓缩之处。在哪里我能读到那浩如烟海的历史。更直观的见到了历史的情景再现,见到了中华民族先人们的智慧,领略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湖北省博物馆有一批镇馆之宝,其中战国曾侯乙编钟,就是其中闪耀者。

随着漂亮讲解员的动听话语,神秘且高贵的曾侯乙编钟展现在我们面前。

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战国曾侯乙编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它用浑铸、分铸法铸成,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等工艺技术,以及圆雕、浮雕、阴刻、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 

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2年1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2025年4月,随州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为了更好的展示编钟的魅力,博物馆还专门组织了编钟的专场演出,当当代的艺术家奏响古代编钟的时候,那美妙的声音似乎从古代穿越而来,一串串文明的脚步似乎从战国走来。琵琶、古埙、笙箫、古琴在编钟、石磬的伴奏下,古代宫廷音乐的穿透力似乎更加真实而美妙。特别是演奏现代广东音乐《彩云追月》时那舒缓、沉稳、跌宕堪称绝响。同当代器乐比起来,曾侯乙编钟的演奏更加的浑厚、低沉。

博物馆恢弘的建筑,窑窟似的宽阔空间静静沉默的编钟显得更加古朴和凝重,那青铜的钟身泛着淡淡的青光,我走近编钟,似乎听见了那遥远的钟声。

遥远的钟声(34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