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
(2012-04-23 18:24:10)
标签:
教育 |
山教发[2011]46号
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
县直各学校、各乡镇中心校:
为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年再铸山阴教育新辉煌的目标,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办好让山阴人民满意的教育,经教育局研究决定在我县中小学范围内学习和借鉴太谷县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进一步推进我县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二、目标与任务
1、全面学习和掌握太谷县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科学理解“学案”、“导学”和“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分层训练、拓
展延伸”二十四字教学模式三大部分内容的真正内涵,与学科结合,将理念内化、细化为学科的操作程序和要领,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教学模式。
2、各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已有的基础,汲取太谷课堂教学改革的精髓,创造出适合学校发展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提高我县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三、组织与措施保障
1、成立山阴县教育局课堂教学改革领导组
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我县采取行政推动的手段,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组。领导组组长由教育局局长刘华担任,副组长由教育局书记赵凯担任,成员由教研室全体人员、县直中小学校长和各中心校校长组成。课堂教学改革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局教研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督导室、普教股、电教室、仪器站等股室密切配合。同时还成立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指导组,组长由教育局书记赵凯担任,副组长由教研室主任任翠虹、副主任张万勇担任,成员由县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和部分一线专业任课教师担任,全面负责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开展、实施、评估。各中小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组,具体策划并落实课堂教学改革的活动。各学校要制定出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报县教育局课改领导组。教育局与校长签订课改工作责任书,实行教研员课改包片或包校制,定期进行考核和奖惩,定期对各学校进行专项评估,对课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校长和教师要大力表彰。
2、培植典型,示范带动
使用导学案教学的过程中,教研室要定期开展调研、指导、督促、评价作用,利用常规教研活动,搞好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各学校要着力培养一批课改带头人,带头人数量不少于全校教师的20%,及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开展课改带头人“示范课”活动,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为其他教师提供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利用各类教学活动,加强过程性指导,优化“学案导学二十四字”教学模式,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软硬件建设
对课改工作实行经费倾斜政策,筹措资金,优先用于建设课改活动实验室、电教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为课程改革创设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校内外环境。要完善教师激励机制,经费向一线课改带头人倾斜。激励课改教师积极参与,搞好课题研究, 保证课程改革顺利推进。鼓励、支持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课改、教研工作中去。对成绩突出者,在评优、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四、阶段安排和要求:
1、宣传动员和引进试验阶段(2011年4月---2012年1月
2、探索实践和汲取精髓阶段(2012年2月---2012年7月
各学校灵活多样的采取各种手段,各种形式开展各项活动,从备课、导学案设计、学生预习案的设计入手,灵活把握好新授课中温故互查、设问导读、自主测评、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延伸拓展这五个环节,适当组织分组教学,采取运用捆绑式评价,反复实践,充分论证,反复商讨,寻找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逐步汲取太谷课改教学的精髓,逐步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真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同时鼓励各学校创造性开展工作,立足实际,借鉴学习,自主创新,百法齐用,百家争鸣,形式多样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3、总结经验和掌握提高阶段(2012年8月---2013年1月
各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已有的基础,总结和反思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前期实验收到的效果,发现不足,随时纠正,制定出适合本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确定适合本学校的课堂教学方式,引领全体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各学校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上报县课堂教学改革领导组。
4、整体推进和灵活操作阶段(2013年2月---2013年7月 )
根据各学校制定出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认真总结前期工作,认真分析,反复研讨,拿出各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上的独特方法,灵活操作,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要求做到科科有特点,班班有特色,校校都有亮点,在全县范围内轮流展示交流。由县课改领导组组织课改经验交流展示活动。
五、阶段达标和检查验收
山阴县教育局
二O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主题词: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