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剑兰花的生态特征

(2012-05-09 17:31:02)
标签:

杂谈

兰花鉴赏:春剑的基本特征(上) 

 

春剑兰花植株雄伟潇洒,多姿多彩,其叶刚柔兼具,直如冲宵之剑,豪气凌天,观之则使人之英雄气魄犹然而生,春剑也因此而得名;柔软之叶风姿翩翩而儒雅,曲如缩影之弓,清风微拂,玉影婆娑,恰似生命之画在闪烁,给人以无穷的妙感和美的享受,唤起有志之土去追求生命中无穷之美;春剑其花色艳丽、卓约多姿,幽香四溢,真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深受世人爱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由于我们对春剑认识还不全面,也未对其作深入的研讨,所以春剑的诸多问题至今还是悬念,多数人只知道春剑独特、珍贵,而说不清春剑珍贵、独特的具体原因。春剑从植株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与中国兰花的其它类群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及她的自然分布区域的有限性和特殊性,无不表明春剑在中国兰花中已经树起了一面独特的旗帜,成为兰蕙发展中最具潜力的重要代表,很值得大家追根求源、深入研讨。本文作为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出更多关注、研究春剑的文章,现将春剑的基本特征介绍如下:
 
    根:春剑的根肉质,较春兰、建兰粗、短,乳白色,无根毛,内有菌类共生而称菌根;其功能和内部构造与春兰的根基本相似。春剑根长15—30厘米,也有更长者,直径0.7-1厘米;根的尾粗细均匀,罕有分支。
 
    茎:春剑茎短缩、膨大、多节,通常称其为假鳞茎。假鳞茎上有节,节上着生叶片和鞘叶,幼龄假鳞茎外围通常被叶片和鞘叶包围;老龄时由于叶片和鞘叶的脱落而使假鳞茎裸露。假鳞具有储存养分和水分的功能,花芽、叶芽、和根也都从假鳞茎长出。因此,假鳞茎是其植株生命的核心部分,保护好假鳞茎非常重要。春剑的假鳞茎与自身较大的植株相比在国兰中应是较小的,但单以其假鳞茎相比仍较春兰的假鳞茎大,假鳞茎呈卯圆形或椭圆形丛生在一起,下面由一根很短的地下茎相连接;这种地下茎在不利的生长条件下可以长得很长,直到遇到适合的条件再形成新芽、生根、长叶,并形成新的假鳞茎,这种地下茎我们又常称之为“龙根”,由龙根生长出的兰苗我们又称之为“龙根苗”。春剑的假鳞茎长l-25厘米,宽l一17厘米,偶有超越此大小者,常集生呈丛。
 
    叶:春剑绿色至深绿色,4—7枚丛生,多排成两列,长30—70厘米,宽0.8一1.5厘米,叶狭带形、直立、薄革质、质地坚挺,叶面深度内凹,切面呈“V”字形。中脉明显,向背面突出,侧脉明显可见。叶面以中脉对称,叶缘具细锯齿,叶尖端渐尖;叶柄痕不明显;鞘状叶长9一15厘米,薄革质,紧裹叶束,甚至成苗的叶基仍然紧抱成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芭茅脚子”。春剑的叶、特别中叶因直挺如冲天之剑,因此得名春剑;但在春剑的品种中也有软叶者,只不过是数量少而已。叶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阳光、利用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和作用,制造养分供自身生长、繁殖之用,并同时向大自然排放出氧气。新叶只能从新的假鳞茎上长出,叶若受损将残缺终身,因此保护其叶免受损害尤为重要。

兰花鉴赏:春剑兰花的生态特征

    春剑是一种特殊的绿色植物,她喜欢阴湿,在自然生长中,春剑常生长在能遮阴的山地、林间,以及在能避强光的山溪崖石间,她对生态环境中的光、水分和空气都有特殊的要求,现简述如下:

    春剑对光的要求:春剑是一种绿色光能自养生物,光就是她生存的必需能源,因此春剑仍然需要光照,而且很喜光,只是她不喜欢强光暴晒而已,即“喜光而怕暴晒”,所以种养春剑时既耍避免强光暴晒,又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这里关键是要掌握好光照的度的问题。

    对水分的要求:春剑对水分也有特殊的要求,由于春剑具有粗壮的肉质菌根、膨大的假鳞茎,还有厚被角质层的叶,表明春剑是一种耐干旱的植物,因此,春剑在基质过湿或浇水过多的条件下都不能正常生长;但是,春剑作为一种有生命的植物,水分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养分,特别是春剑的菌恨更需要在湿润的条件才能吸收和利用养分。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对春剑基质中水、湿度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的总结,即“干而不燥,湿而不涝”,就是说既保持基质湿润,叉不能让其受涝即可。

    对空气的要求:春剑原生于山间树林之下,那里空旷无边,通气良好,空气新鲜,更无污染瘴气,这种环境才是春剑的最佳生长环境。因此,栽培春剑的地方一定要是通风透气,远离污染、瘴气。

兰花鉴赏:春剑的基本特征(下)

   春剑的花着生在花葶上,幼嫩时花葶和花统称为花箭,着花鳞茎生花箭l一2枚,由假鳞茎基部鞘状叶的内侧生出,花葶直立,圆柱形,长17—35厘米,浅绿色、深绿色、紫红色、褐紫色到褐绿色等;花葶被鞘5—6枚,鞘长5 7厘米,膜质、半透明,紧抱花葶,下部合生呈管状,最上部一枚称为苞片,苞片长于子房,长4—5.5厘米;总状花序,着花2—5朵,也有更多者;花朵呈直立状,花开时子房扭转180度,花直径5—7厘米,也有更小或更大者;花朵分为内外两轮,外轮为萼片,共3枚,内轮为花瓣也是3枚,其中l枚特化为唇瓣,或称之为舌头;雌蕊和雄蕊合生在一个柱体上,常称之为蕊柱,或柱头;春剑花开2—3月,2月上旬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中旬为盛花期,3月下旬进入未花期。花的颜色多种多样,有浅绿、深绿、粉红、鲜红、紫红、褐绿、褐紫等等,一般具有杂色的脉纹或斑点。花色纯净无杂色者称为“春剑素”,又因颜色不同而有“红花春剑素”、“绿花春剑素”、 “黄花春剑素”等之分,传统赏兰以素为珍贵;春剑开花均有香气散发,花香清淡纯正,也有香气浓郁者;萼片和花瓣均为薄肉质,萼片披针形或矩圆形,长3.5—4.5厘米,宽l—l.5厘米,偶有特长或特阔者,侧萼片略长或等长于中萼片,通常萼片面平整舒展;二侧萼片多斜向下伸展,其夹角略小于180度,称之为“落肩”,也有少数夹角等于或大于180度者,称之为“平肩”或“飞肩”;花瓣短于萼片,长2.5—3.5厘米,宽l—l.3厘米,多呈卵状披针形,前伸、合抱于蕊柱之上,前端常呈捧合状,也有分离或上撬者;唇瓣长而反卷,不明显三裂,长1.5—2厘米;前裂片长0.7一l厘米,宽Q.7一l厘米,倒卯形;侧裂片长0.8一l厘米,宽0.4—0.5厘米,近半圆形;二条褶片平行纵贯唇盘中央,直达前裂片,也有不明显者;蕊柱微弧曲,长1.3一1.7厘米;花药l枚,药帽淡黄色;子房长2—3厘米,上部直径约0.3厘米。

    果实:春剑果实属开裂的蒴果,由子房发育而成,民间称为“兰荪”或“兰斗”,为子房下位果实,萼片和花瓣均生长在子房上端;果实通常呈长棒槌形,外形类似旧时的蜡烛,表面具3—6条棱;果实内有果瓣3—6枚,相邻果瓣的边缘分化成一胎座,共有3—6枚侧膜胎座,大量的种子就着生在侧膜胎座上,果实成熟后,自果的棱纵向开裂,大量种子从中逸出而散发。
 
    种子:春剑的种子很小,但数量却比春兰的要多,每一果实所产生的种子可达数十万粒之多;种子小而且轻,重量仅与蕨类的孢子重量相当;种子略呈狭长圆柱形或纺锤形,前端较尖,基部细长,中部较大,中间有一细小圆形胚;其种皮为一层透明的薄壁细胞,另有加厚的环纹;种皮内含有大量的空气,象微形气囊而使种子不易被水分吸附,以便于气流将种子传播到更远的地方;种皮内的胚多未成熟或发育不全,特别是盆栽的春剑昕获得的种子更是如此,所以在常规条件下春剑的种子是很难萌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