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

(2013-11-06 08:46:46)
分类: 教育教学反思

 

一、泛化过程

 

1、表现

    学习任何一个动作的初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以及自己的运动时间,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对运动的技能的内在规律并不完全理解,常会出现动作僵硬,不协调,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出现多余的动作,且做动作很费力等情况。

 

2、生理本质

    由于人体内外界的刺激,通过感受器传到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另外因为皮质内抑制尚未确立,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确定。

 

3、教学特点

    在此过程,教师应该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掌握动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该多强度动作细节,而应以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

 

二、分化过程

 

1、表现

    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初学者对该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有了初步的理解,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也逐渐消除,且练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连贯地完成动作技术。形成初步的动力定型,但尚不巩固,遇到新异刺激时,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重新出现,(新异刺激包括外人参观、环境以及方位变化等等)。

 

2、生理本质

    大脑皮质内抑制已经建立,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使条件反射较为稳定。

 

3、教学特点

    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促使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日趋准确。

 

三、巩固过程

 

1、表现

    通过进一步反复练习,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已经巩固,得到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阶段。此时,不仅动作准确、优美,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还可出现自动化,即不必有意识地控制而能做出动作来。在环境变化时,动作技术也不易受破坏,同时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与动作配合得好,完成练习时也感到省力和轻松自如。

 

2、生理本质

    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条件反射亦十分稳定。

 

3、教学特点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更进一步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更有利于动力定型的巩固和动作质量的提高,促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由于当动力定型发展到巩固过程后,并非一劳永逸。一方面还应继续在巩固的情况下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使动力定型更加完善和巩固;另一方面,如果不再进行练习,动力定型将会消退,动作技术愈复杂,难得愈大,消退也愈快)。

 

备注:

    以上内容根据《运动生理学》课堂笔记以及《运动生理学》教材整理,发上来与所有从事教练、教师职业的朋友们分享,期望对大家教课以及训练有些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