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兔和猫》、《鸭的喜剧》分析

(2016-03-26 18:43:04)


《兔和猫》、《鸭的喜剧》以动物为焦点,透过不同人对动物的态度,深刻地展现了鲁迅对于如何去爱这一问题的探索。

 

三太太是《兔和猫》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文中生动地刻画了她对白兔家族的爱护。

三太太养兔的方法:

刚买回一对白兔时,她严防小狗和黑猫,生怕白兔受到伤害。到生小兔时,下戒严令,禁止孩子们捉白兔来玩耍。待新生的小兔久不见踪影,大家也都忘却了时,她却疑心是遭了黑猫毒手,在偶然得到证实后感到气愤、失望和悲凉。在她发现白兔又生了七只小兔后,她使用了麻烦养兔法:一有闲空便捉住母兔,将小兔一个一个轮流地摆在肚子上来喝奶。

由此可以看出三太太的性格特点:对弱者无条件、无限度的关爱。她不仅痛恨黑猫、而且对哺乳不均的大兔也颇为不满。她虽然有锄强扶弱的一面,但却没有鲜明的爱憎,对小兔的爱护近乎溺爱。对三太太偏执近溺的爱,鲁迅借文中的母亲之口对其提出了一定的批评。

 

文中的母亲代表了一种与三太太截然不同的爱的范型。

对三太太的描写:

我的母亲也很喜欢他们家族的繁荣,还说待生下来的离了乳,也要去讨两匹来养在自己的窗外面。

母亲对我说,那样麻烦的养兔法,伊历来连听也未曾听到过,恐怕是可以收入《无双谱》的。

我的母亲素来很不以我的虐待猫为然的,现在大约疑心我要替小兔抱不平,下什么棘手,便起来探问了。

可以看到,母亲太修善、宽容、大度,不仅对白兔抱有怜爱之情、对黑猫也有着难得的恻隐之心。她代表了另外一种典型的爱的范型,一种宗教式的慈悲与怜悯。面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鲁迅对此显然是无法认同的。

 

在《鸭的喜剧》中,爱罗先珂的爱与《兔和猫》中母亲的爱一样,是一种无所不包的宽容与大爱。

文中爱罗先珂来到北京之后,为了驱散沙漠似的寂寞,为了追求自然和自食其力,爱罗先珂先后在院子里养了科斗子、小鸡和小鸭等,尽其所能地照顾他们。文中多处写到他对动物由衷的喜爱,然而这种无所不爱的结果却不如人意,小鸡“满地飞跑,啄完了铺地锦的嫩叶”,在大家都没注意的间隙里,小鸭跳进荷池搅浑了池水、吃光了科斗。最后,连爱罗先珂也离开了北京,没有消息,“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

爱罗先珂式的大爱不仅没有驱散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反而造成了鸭的喜剧即蝌蚪的悲剧,鲁迅用这种戏剧性的结果对爱罗先珂式的大爱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在鲁迅看来,母亲与爱罗先珂的慈悲既无济于黑暗的现实,也无法改变弱者受到欺凌的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