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性主题活动设计学习笔记
(2013-03-29 10:53:49)
标签:
幼儿主题活动社会性教育 |
分类: 专家观点报告学习笔记 |
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陈国胜 325200
一、社会领域活动的特点
(一)目标达成的“内隐”性
1.不一定通过行为反应出来
2.短时间未必有效果,要一定时间才能反映出学习效果
(二)内容组织的“寄生”性
1.需要借助其他领域的内容达成目标
2.需要借助其他领域学习方式达成目标
(三)更为强调个体的“经验基础”
1.“直接体验”更有助于后续的学习
2.“替代性”体验的必要性。如对某些人群生活方式的了解
二、如何进行社会性主题的设计
(一)对品格内涵的理解准确
1.该品格为何重要?
2.该品格包含哪些方面的维度?
内容的维度:包含哪些方面
发展的维度:认知、情感和行为技能
(二)该品质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涵义——定目标
1.首先,把握幼儿在该品质方面的已有水平
2.其次,再寻找最近发展区
以“耐心”为例
幼儿是如何理解的
该阶段幼儿能够理解
该阶段幼儿能够做到的
3.第三,该品格对幼儿的行为目标(语言上、行为上)
尊重人“会说”的话
尊重人会做的事
(三)运用合适的材料承载教育内容——进行设计
1.适合的文学作品
2.适宜的艺术作品(音乐材料、绘画作品等)
(四)将习得的品格进行实践
1.让孩子在行动中体会练习该项品质
2.将该项品质与幼儿平时的表现评价相结合
三、品格主题设计中常见的几种教育方法策略
(一)夹心蛋糕策略
学生需要将他们的知识积累视为集体的过程。相互教和学是基于经验的整合学习的一部分,它可以减少源于“正确”和“错误”答案的竞争感。也可以避免如下危险,即总让那些因举手而获得注意的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忽视班级中那些占相当数量的害羞学生。
(二)服务者提名
在每天的固定时间进行,只能提名他人,提名总是成立。服务内容主要是提供食物。
促使幼儿观察同伴是否实践了当前的品格,加强同伴间的联系和彼此欣赏。
(三)教授音乐
录制心灵习性歌曲的CD有助于教育者通过教授音乐来巩固积极的心灵习性、联系教育主题和服务项目,以及为学生提供值得他们自豪的公众表演的合适素材。
没有任何记忆和讯息能像音乐,没有任何娱乐能像音乐,于是,歌曲提供了某种让世界性听众和学生来反思服务性工作的意义及其社会重要性的方式。每首录制的歌曲都适合多个心灵习性,由此,计划者可将先前学过的歌曲和新学习的歌曲融合进每次表演。
(四)引导想象策略
每周两次,在柔和的音乐中闭眼进行想像活动。以老师讲述符合品格内涵的故事、情景作为引导内容。
在潜移默化中将品格渗透在幼儿的心中。
(五)社会服务
1、来到教室进行讲演的客人出席者也从学生那里获得了互惠的服务、礼物或表演。
2、以服务学习为导向的实地考察旅行(field trip)
3、与专业人士或国际笔友相关的研究和信件写作计划
4、公共展览、巡回展览(traveling exhibit )或微型博物馆
(六)冲突桥策略
(1)含义:
两个产生冲突者穿过桥梁,教室中的其他同学借此机会观察,并在被提到时发表意见。
(2)步骤:
两个学生分别站在桥的对面。最初提出要求的人说出他的需要。
对面的人说出相反的需要。每个人向前一步,说出一种情绪。(注意不要让他们说出一种判断,如“我感觉他是……”)
学生必须给出足够的信息以说出他们能够获得对方的同情的理由。
在任何时间,教师都可以“冻结”参与者,并要求其他同学提出建议,或者参与者自己也可以从听众那里寻求建议。
两个参与者都考虑集中解决方案。
如果可行,他们可以对多个思想达成一致,并且给每人发表意见的机会。
帮助学生看到,对于一个问题可能存在很多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是可能满足双方的需求的。
四、社会领域活动设计应树立“整体、动态设计”观
(一)社会领域活动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