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去哪里寻找更靠谱的科普知识?

(2013-06-01 05:54:27)
标签:

教育

分类: 杂烩乱炖
http://s16/mw690/9843f1f3gde0ab0c0afaf&690


    出于“同等时间选择更优养分”的考虑,我自己接受科普知识,以及向亲戚朋友推荐科普资源时,基本把方舟子排除在外 —— 我相信方舟子的科普也不是完全无价值,只是更优秀的资源实在太多了。“更优质”来自以下考虑:
    1. 撰稿人水平的考虑:方舟子脱离科研十多年了,他的科普都是从别人的科研成果那边扒过来整合的,我更愿意看诺奖科学家为杂志报纸、百科全书词条写的科普文章,直接介绍自己的成果。
    2. 审稿人水平的考虑:方舟子的科普文章大部分发在《中国青年报》、《新华社每日电讯》等国内媒体上,我对这些报纸的编辑水平没有信心。比方“为什么大象不长毛?”我就不想浪费时间看方舟子的科普:《科学美国人》有类似文章,基于普林斯顿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然后由一个有上百年历史和有良好声誉的编审体系下产出的文章,有趣可靠却不故弄玄虚,我有什么理由不首选后者呢?
    3. 科普方式的考虑:方舟子的科普方式主要是文字表述,而且我读起来四平八稳,我为什么要放着类似哈佛教授Steven Pinker等科普作家逻辑清晰且生动幽默的文字不看,而去选择平庸的表达呢?同时其他比文字更直观表达力更强的科普方式也非常多,为什么要放着BBC、PBS那么多优秀的科普纪录片可口美餐不吃,却要去嚼蜡呢?
    据说中国人每天平均读书时间大概在15分钟[1],其实美国人也差不多[2]。我不知道如果加上上网、看电视等其他接受外界信息的时间,减去分配给八卦、时政、人文的时间,大家愿意花在科普上的时间一共会有多少?如果你也想最短时间获得最多养分,不妨听哥分享下比方舟子科普更优秀的资源(我会特别标志是否有中文资源):

    1. 首推BBC/PBS科普记录片(很多有中文字幕)
    说到科普记录片,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亲自跑到镜头前,为公众深入浅出讲解宇宙的奥秘,他录制的《宇宙》(Cosmos: A Personal Voyage)80年代以来在全球60多个国家被5亿群众观摩过[3],应该是纪录片的典范了。其实随着电视制作水平的进步,BBC、PBS这几年同样优秀的纪录片一直层出不穷,涵盖科学的各个领域:《太阳系的奇观》(Wonders of The Solar System)、《食物的真相》(The.Truth.About.Food)、《化学史》(Chemistry.A.Volatile.History)、《科学的故事》(Stories of Science)、《美丽的等式》(Beautiful.Equations)...以上几乎都能找到中文字幕,我只担心的是你找不到足够时间来看完它们—— 网上有/曾经有流传的科技纪录片至少有1536部!
    在赤日炎炎的盛夏在缤纷雪地的隆冬,在屋里吹着冷气/暖气,叫上女友/家人一起围着大屏幕看《植物之歌》,让苏格兰地质学家Iain Stewart带你到全球各个角落观摩植物如何改变地球,亲眼看他爬上30层楼高的树;从铁矿石中提取25亿年前产生的氧气;把自己关在模拟地球早期氧气水平的密封玻璃房,等待植物解救… 美景、故事、新知…有什么比这更享受的呢?

    2. 科普讲座(很多有中文字幕)
    纪录片的特点是比较系统涵盖面广,而科学讲座常常是征对某一专题。这里首推TED讲座:TED邀请科学家(”the world's most inspired thinkers”)为大众普及各种科学知识,特色是每个讲座不能超过18分钟,没法插个5分钟段子活跃气氛,必须内容取胜。1500个讲座有380个是关于科学的,短小精悍,可以听到爱丁堡大学皮肤病专家Richard Weller介绍阳光对健康的影响;有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工程教授Michael Dickinson揭示苍蝇飞行的秘密;伦敦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Molly Crockett揭露营销中的神经骗局… (绝大部分都有中文字幕)
    其次要推荐TTC(The Teaching Company)的讲座系列,也是一线科学家一流科普水平。特点是音频为主,比起文字和视频来优势是随时随地可以听。一边跑步一边听斯坦福大学的H. Craig Heller教授科普睡眠生理机理,解释下做梦和失眠的细节,不知不觉就多跑出1000米了。(只有英文版)

    3. 权威机构网站(少部分有中文)
    一提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机构,我们可能会觉得它们都是科学家俱乐部,和咱老百姓没啥关系。其实很多权威机构官网有大量优秀的科普信息,从给小朋友看的基础科学常识,到最热点的健康话题,涵盖面很广。(WHO有中文版,但是只翻译了一部分内容,www.nhs.uk)
    比方我要想了解癌症会不会遗传,吃什么可以防癌之类的话题,我直接就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官网查找,类似问题答案都有,讲的清楚明白通俗易懂,权威又方便。
    如果你英文够流畅阅读水平,生活中碰到具体科学问题了,不妨直接到相关领域最权威机构的官网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答案。同时我希望这些权威机构的科普文字能被翻译成中文,没有英文基础的老爷爷老奶奶也能直接一步就接触到最权威的科学解释。

    4. 权威百科全书(部分有中译本)
    大英百科、微软百科、环球百科(这个是法语界最权威的)的很多词条都是诺奖科学家写的,在科普方面的特色是涵盖面巨大,应该说收录了日常科学知识的绝大部分——当然太专业的很多也没有,不过那些就不是科普范围了。
    大英百科权威,不过文字学术性太强,虽有《简明大英百科全书》的中文版,但内容只有一小部分。这里推荐世界上卖的最好的百科全书World Book[4],这本“家庭型”的百科全书用来科普实在是首选,文字非常简洁易懂,虽然没有中文版,但是目测有六级水平畅读毫无问题。
    比尔.盖兹同学小时候通读全套World Book百科全书[5],虽然量很不小,有20卷,但是哥不觉得很奇怪,因为整个流程的阅读过程实在是一种享受,哥有一段时间每天傍晚吃完饭就跑到图书馆读上个一小时World Book帮助消化,非常过瘾。书很贵,不过有光盘。

    5. 优秀科普杂志(部分有中文版)
    这里首推三本优秀国际科普的中文版,内容没有经过二手加工,直接是原汁原味翻译:《Scientific American》的中文版《环球科学》;《Popular Science》的中文版《科技新时代》;法语世界家喻户晓的《Science & Vie》的中文版《新发现》;最后再推荐一本中科院主办,和日本知名科普杂志《Newton》合作的《科学世界》:。网站内容比印刷杂志的内容差不少。其实给家里人订阅上这几本科普期刊,也花不了几个钱。
    再贴几个国际科普杂志网站:www.scientificamerican.com;www.newscientist.com; www.popsci.com

    6. 科普类书籍(部分有中文版)
    提到科普书籍,大家肯定就想到类似《自私的基因》、《寂静的春天》、《时间简史》之类的。那些书当然经典,不过网上类似书单到处都有,不消我重复。我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其实是更加贴近老百姓生活科普书籍,比方DK出的插图科普读物,DK Eyewitness Books系列、《Open me up》、《Science: The Definitive Visual Guide》、《Why Pi?》等,涉及科学的各个领域。插图一流、内容一流,淘宝上可以买到。再比如国内这些年也翻译引进了一些国际优秀少儿科普丛书,比方《我的拉鲁斯小百科》之类的,我觉得也不错。

    7. 优秀科学家的博客(部分有中文版)
    一线科学家也会开博业余做下科普工作,但是一般都是限于自己研究领域。对具体学科感兴趣的,也可以去加关注。写累了,不想一一贴网址了,比方说两个华人科学家饶毅和陶哲轩的博客都不错。

    哥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补充更多权威同时生动有趣的科普资源!



英铁牛
2013



注释:
1. news.163.com/10/0420/13/64NGSAV2000146BD.html
2. Gioia, Dana. 2008. To Read or Not to Read: A Question of National Consequence. DIANE Publishing.10.
3. starchild.gsfc.nasa.gov/docs/StarChild/whos_who_level2/sagan.html
4. www.worldbook.com/world-book-corporate/about-world-book?wbredirect=1&Itemid=197
5. "He read 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 series start to finish. "
online.wsj.com/article/SB124061372413054653.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