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理解把握教材的重要性(6月9日)元氏四中  任则沛

(2012-06-10 08:11:34)
标签:

杂谈

分类: 元氏四中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怎样使教学能力得以迅速提高,来适应教学要求,理解教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使用教材时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代言人,盲目地依赖教材,被动而又消极地肢解教材,简单地复制教材;二是把自己当作教材的唯一主宰者,不分青红皂白地彻底否定教材,任意妄为地改变教材。这两种倾向中无论是把自己完全交由教材管理与控制,还是仅仅把教材当作自己教学的引子,都会降低课堂学习的效率与品位。要用好教材就要批判性的占有教材,达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和谐统一的境界.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教材、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都是课程资源,如何将教材资源与学生、教师、环境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是教学理念的一次转变。教材资源内部可以采取利用和重组等方式开发。 一是利用,二要重组。教材内容在教学设计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重组。增,即补充教学所需要的材料。增,即补充教学所需要的材料。 换,即换取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

教材不是教学的根本依据,而是教学工具,根本依据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来使用教材。拥有知识不等于能潇洒自如、轻车熟路地驾驭教材,教师从学科系统的角度出发,下大力气去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教材中不仅有知识内容,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内容。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但要理解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的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思想内容的教育方法,通过教学把握训练的科学过程和实施思想教育的具体步骤。要研究教材的逻辑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到讲述通俗严密,思路清晰;要研究教材的系统性,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要研究教材的合理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要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课时才能重点突出,选用恰当的方法突破难点。只有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教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在讲课时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绝不能局限于写成文字的显性教材。要搞好教学,还必须把握隐性教材。也就是在教材观念上要有一个根本性转变,要树立广义教材和大教材的观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凡是能影响学生,使学生受教育、丰富知识的内容都可以看作是教材。在课堂上适当介绍与本科有关的课外内容,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总之,在教学前,教师必须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甚至要“吃透”教材。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既要通晓教材全面了解知识底数,又要钻进教材之中研思解读,还要灵活使用教材。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