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榆林窟游记

(2011-11-24 08:20:37)
标签:

杂谈

http://s8/middle/9824f37cxb28c6b5f4437&690

每次有友朋来访,都得陪朋友一起去欣赏深藏在大漠深处的千年瑰宝——榆林窟。沙漠的气候以干燥为主,特别是盛夏的天气,一大早就是扑面的热浪,即使坐在疾驰的车上,打开窗户,扑面的也是热风,丝毫感觉不到凉风。

榆林窟在瓜州的南面,从县城出发一个多小时就到。一路要翻过踏实山,驶过瓜州胜景之一的“踏实胡杨林”,穿越踏实乡政府所在地,然后沿着笔畅的柏油路,直抵榆林河带。道路宽畅,车辆较少,行车狂放。途径蘑菇台,那儿是当年珍藏国宝“象牙佛”的风水宝地,亦是修道老人郭元亨接济红军西路军的纪念之地,其遗址还残缺保存,过路游客无不瞻仰虔诚一番。越过蘑菇台,就到榆林窟。远远看去,榆林窟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它好似卧躺在摇篮中的婴儿,在榆林河潺潺流水演奏的美妙音乐声中静静地躺卧着。

汽车驶入停车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游览规则,背面是榆林窟历史价值的介绍,这让游览者心中有底。走近河岸,看到的就是与敦煌莫高窟有着“姊妹窟”相称的榆林窟。沿着壁岩的台阶,小心翼翼的走下去,甚有曲径通幽的感觉,那被千年风雨剥蚀的河沿,看不出他们半点的委屈与萧瑟,颗颗石粒黝黑中泛着黄,刚毅中显着虔诚,给游人以历史的厚重感。寻阶而下,来到河床,顿有缕缕佛香扑鼻而来,空气清新,草木丰茂,奔腾的榆林河跳着欢快的舞曲,迎接着远道而来的游人,真乃人间仙境! 

榆林窟得名于它脚下流淌的这条榆林河,而榆林河的得名又源于这片茂盛的榆树林。还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关系。
榆林窟的洞窟数量没有莫高窟的多,名声远不及莫高窟,还不太为众多的游客所知,环境较莫高窟安静清闲的多。 站在谷底,能听到风声由远而近,水声由近及远,树叶哗哗的喧闹声,好让游人小憩于树荫下,回味这人文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圣地。

洞窟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用木头悬空修建出栈道,看外边,没有什么,热闹在窟里头呢。
洞窟里从窟顶到四壁,都绘满壁画,一点空白地方也没留下。外室因为阳光照射的缘故,壁画大多已模糊不清,内室则因为幽暗深邃保持了壁画的艳丽色泽。那种感觉很奇怪,你走进一个黑暗的洞窟,手电光一亮,头顶满是排列整齐的小佛,四周则是理想中的佛国天堂,有唐、西夏、五代、元······佛正襟危坐,菩萨们各自妖娆自在,飞天亦在翩翩起舞,童子生于莲花中间。已经习惯了荒漠景色的双眼,突然接收到如此丰富的色彩刺激,震撼不已!
  榆林窟的壁画水准不在莫高窟之下,但没有莫高窟的高贵,却有很大的视觉冲击。好似活生生地呼吸着,就象鲜花开于壁上,盛放着千年而不凋零的花,美丽到让人眩惑的地步,只要伸手,指尖就能触到完完全全的古代,也许上面还残留着某个唐或西夏人手指的温度!我尽量克制住自己,甚至握紧双拳,生怕控制不住自己!

窟壁或门槛上也有许多题辞,一路欣赏,一路吟诵。见证着历史的久远,嘉庆”“乾隆之类的年号频频出现,著名书画大师张大千多来此地,但老先生也很不安分守己,随手乱花,听说他也临摹了不少的壁画,为发扬国光做了不少的贡献!

洞窟很安静,慢慢走来,细细品味,一种幽远的情怀涌上心头,任何的说教在此都是多此一举的,我生怕打破这宁静而又肃穆的气氛,容不得我们的喧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