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有感
(2013-10-19 19:44:48)各位老师:
大家好!
很高兴能与大家交流关于班主任和德育导师基本功大赛的一些想法。上周五,我有幸向初中的一些优秀教师学习的机会。看完大家的比赛,感受到我们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给予学生的那种无私、不求回报的爱,也感受到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睿智(比如难得糊涂的主题),也体会到一些教师的用心,为了让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或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有些老师就利用一些课余时间进行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学习。当然在这过程中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商榷和改进的地方。既然是比赛,那肯定要了解比赛的内容,评分的原则和评分细则(采分点)。
比赛内容分试卷答题和面试。那我主要参与面试环节,所以将我在面试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和大家交流。
一、面试内容及评分细则
1.教育故事演讲(要求参赛选手讲述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的故事、其中得失成败和个人的专业成长,要有真实感并渗透相关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评分细则(时间3—5分钟):要求选手根据题目要求,故事内容紧扣主题,富有真情实感,积极向上。评委根据选手的故事内容,表达水平,精神面貌,以及其中渗透的相关教育思想、理念和智慧酌情打分。
)
在我听的初中组里,感受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对教育故事演讲的意义。我个人认为要注意一是演讲(非讲述。举例,我是这么做的。),二是教育故事的演讲。(是故事,应该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叙述)三是该故事中渗透教育思想和理念。(同理心;难得糊涂中的故意放学生一马,等待学生的成长。)
举例:两个苹果
这次我们所选择的故事题目分别是班主任基本功:
爱怕什么,爱无专利;难得糊涂;我愿做你的“钟子期”
德育导师:我很重要;爱,没有快译通;最苦与最乐;把挫折当存折。
(其实大部分主题都是爱的教育,但是目前我们很多的老师都打着爱的旗号,但并不了解到底爱是什么,往往会以自己认为的“爱”,而不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2.模拟情景题。要求参赛选手根据题目提供的具体情景、进行模拟性的体验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评委根据选手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新颖性,合理性、独特性,以及表述自然、流畅酌情打分。
(一个班级,三五成群。内容:1)应该给予尊重和理解;2)区分积极团体和消极团体;3)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疏导,“擒贼先擒王”,引导向积极的方面发展。
老师回答时,经常忽略全面性。而只讲消极团体。我们比我更重要。兵教兵比师教兵更好。)
误区:认为积极团体可能以一些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
小朱同学,学习主动性强,自学能力敬爱,各种成绩优异,只是与人相处、言行习惯等方面显得特别另类,如班里有位女生,平日里喜欢与男生搭讪,以后,小朱便不再称名道姓,任何场合都叫她“贱人”。社会老师秃发后戴了个假发套,小朱便开始大肆宣讲他对假话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社会课的前后时段;某同学父亲夜间脑溢血死亡,小朱在某同学返校学习的第一时间,在黑板上大篇幅进行了“新闻报道”……如果你是小朱同学新的德育导师,你会有怎样的帮助和计划?(智商高,情商不高。1)全面了解学生;2)能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3)通过设计换位思考等活动,加深体验;4)从小处着手,循序渐进地逐项改之。
如果在回答模拟情境回答要求7分钟。
3.回答评委提问,要求选手进口评委提出的问题,陈述观点。主要看选手的应变能力,是否能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地处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评委根据选手回答的正确性、表述的逻辑性、简洁、生活等酌情打分。
二、评分原则:
1.基本素质评价:仪容仪表、语言表达、思维逻辑、临场应变等。
2.专业素养评价:包括专业素养掌握程度、教育观念更新程度、教育目标适切程度、教育方法创新程度、教育效果体现程度等。
3.个性特色评价:个性表现、思路新颖、活动富有独创性等。
三、面试分值
现场打分,不亮分,总分为100分制,教育故事演讲占20分;模拟情景题占40分,回答评委提问占30分,普通话、仪表占10分。
从分值的匹配我们可以看出分值的比例。
1.细节问题:仪表,包括着装、打扮,符合老师身份,并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注意眼神与评委交流(眼神躲闪或漂浮不定,都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
站姿(有扶着桌子的,坐着进行教育故事演讲的,也有不知手脚怎么放的。)
其实都是印象分。
2.从专业的角度,应该适当的增加理论功底。我们组有一个老师尽管最后比赛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他利用赛前进行恶补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就如今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事实上我个人认为有利于调节教师的心理,同时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运用心理知识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回答问题是要注重逻辑性,对一些问题要进行归类。可以上网查阅一些关于案例集锦,会给自己一定的启发。
罗嗦了这么长时间,因为是评价,给别人提建议更简单,如果我自己来还达不到大家的水平,说到不当之处,可以进行交流。当然,要应对比赛,我们还是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最后希望每位选手在省级比赛中都能获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