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w690/98200b5cgb8fc1a256265&690
2011.10.3. 昕昕3岁了
想写怒气这个话题,源于今天昕昕的一个举动!
晚上学校聚餐,同事都把孩子带来,一小群孩子热热闹闹地玩闹着。孩子们都拿着空的可乐雪碧瓶玩游戏,一路追逐玩闹。见她们开开心心的,我也很放心!正大快朵颐的时候,突然见昕昕大哭着走过来:“妈妈,他们抢了我的瓶子!”我带昕昕走到门外看看发生什么事情,哥哥们已经把瓶子扔到地上要还给昕昕。帮昕昕捡起瓶子,我马上说:“还好,哥哥马上就把瓶子还给昕昕了!”
而且我还马上找了另外一个瓶子给她:“送给你多一个瓶子,不错吧!开心吗?”
可惜我这种息事宁人的安慰方法失效,昕昕也还是爆发了!拿着瓶子就想追哥哥,还怒气冲冲的说:“我要用这个瓶子去打他!我要去打小嘟嘟!”
见昕昕如此激动,我赶紧抱起她走到远一点没人的地方!抱她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昕昕的挣扎!一边挣扎一边哭着说:“我要杀了小嘟嘟,我要把她的手砍下来!”
(因为看到我要带她离开,昕昕更生气,于是说出了这么强烈的语言!她的这个强烈语言敏感期,依然严重存在啊!我只能耐心教育和等待了!)我保持着平静:“刚才她们抢你的瓶子,你很生气了吧!是啊,一定是生气了!”这样的话我连续说了三遍,目的是想让昕昕知道:妈妈懂她!妈妈理解她生气的原因!
果然,昕昕的情绪没那么激动,不再挣扎了!但嘴巴里依然冒出要打人的话语。我想告诉她打人是不对的,但总感觉这个时候说效果不大,因为她在怒火上头,现在首要任务是让她别再那么生气!转头一看我身边有一张乒乓球桌呢,于是我告诉昕昕:不如我们来打这个球桌吧!接着握着昕昕的手一下一下的敲打球桌。昕昕敲得挺过瘾的,还要求自己来敲。在这一声声的敲打中,昕昕的怒气慢慢在发泄,慢慢的减少,偶而还笑了!我看她情绪平复得差不多,于是抱着她朝吃饭的地方走去。
其实昕昕已经不生气了,不过还想试探一下我的意见:“妈妈,我想去打小嘟嘟!”
感觉现在是跟昕昕讲道理的时候了,于是我说:“你去打她,她会很痛的!打人是不对的!昕昕是知道的啊!”
话说完,昕昕没回话,这让我内心有点忐忑:难道她真的还想打人?
带昕昕回到餐桌旁,她的眼睛一直瞄着门外玩闹的伙伴们。突然,她下了凳子,笑着跑出门口:“妈妈,我要看看他们做些什么!”
由于担心我还是跟着出去,才发现我的担心多余了!因为昕昕见到伙伴们,没有一丝激动,自然的又融入他们之中,又开开心心的玩闹去了!似乎刚才发生的那一幕完全没发生一样!让我感慨!
感慨的,是孩子那变幻莫测的脸!是孩子那摸不透的心!
在昕昕怒火高烧的时候,其实我很着急。我不知道该如何说服她不要生气?情急之中,我想到了怒气转移的方法,让昕昕敲打球桌,帮昕昕找一个途径去发泄怒气!结果如我所愿,昕昕的怒气终于消失!这让我想起昕昕小时候的另一个事例。那时昕昕很喜欢咬人,不是因为长牙,就是喜欢咬人。被咬怕了,我就在昕昕想咬人时给她一个枕头或被子,让她咬这些。慢慢地,昕昕顺利渡过了咬人的敏感期!
然而,咬人跟打人的性质不一样了!我不敢确定,我的这种怒气转移的方法是否科学?会不会带来其他负面影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