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永嘉县瓯北第七小学校本研训项目申报书
(2020-09-18 15:24:18)分类: A1项目规划(B1方案制定) |
附件1:No.
永嘉县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训
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团队成员:
申报学校(盖章):
申报时间:
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制
一、项目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 |
永嘉县瓯北第七小学 |
校长(园长) |
马永会 |
||||||||||
项目名称 |
“1+X”群文联读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第二阶段) |
||||||||||||
项目负责人 |
朱千豹 |
职务 |
手机号码 |
教育网 |
电子邮箱 |
||||||||
教研处主任 |
13605876154 |
666154 |
Obqx123@126.com |
||||||||||
团队成员(6人) |
马永会、白红谦、戚建珍、张黛和、胡锋静、麻中达 |
||||||||||||
研训领域 |
教师道德与法规
R教学策略与艺术
|
||||||||||||
研训学时 |
|
起止时间 |
|
||||||||||
项目简介 |
1.研训训目标人群:全校语文教师 2.拟解决的核心问题:巩固“1+X”群文联读的实践与应用的效果,进一步挖掘“1+X”联读的方式与方法,通过开展备课、上课】议课,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最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习效果。 3.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课堂观察、分析诊断、反思改进 4.研训预期效果: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联读教学活动中的方式、方法,拓展研究范围,,进一步从校本研修层面引导教师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开展阅读教学,提高课堂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
相关培训经验 (填写项目负责人近年来实施的与本项目相同或类似的项目信息,不超过6项) |
|||||||||||||
项目名称 |
项目级别 |
起止时间 |
人数 |
学时 |
研训形式 |
||||||||
多次参加永嘉县《“1+X”群文联读的应用与实践》教研活动 |
县级 |
2018.5.15-2019.6.28 |
120 |
18 |
教研展示 专家讲座 实践操作 |
||||||||
多次邀请永嘉县单志明老师来校做《“1+X”群文联读的应用与实践》教研活动指导 |
县级 |
2017.4.13-2019.6.28 |
45 |
12 |
讲座,上课 |
||||||||
多次参加温州市教科院曹鸿飞副院长负责的《“1+X”群文联读》教研活动。 |
市级 |
2018.03--2019.05 |
300 |
0 |
公开课、讲座 |
||||||||
多次参加温州市教科院曹鸿飞副院长负责的《“1+X”群文联读》教研活动。 |
市级 |
2017.9-2019.3 |
86 |
24 |
专家指导 同伴互助 个人研修 |
||||||||
|
市级 |
2019.4- |
350 |
12 |
|
||||||||
曹鸿飞院长来我校做《1+X》联读教学调研 |
市级 |
2020.5.20 |
56 |
0 |
座谈会 |
二、项目方案
(一) (请向本项目参训对象分3段阐述如下要点:第一,教师在某个研训领域应该达到的要求,或教育教学改革所提出的新的专业发展需求;第二,教师在这个领域或面对这个新的专业发展需求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本项目试图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 |
|||||||
我校一直对校本研训项目实践活动十分重视,每学年有主题,有计划,有活动安排,有经验交流与报道,教师参与率高,活动频繁。特别是2019年,我校被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和温州市教科院吸收为“1+X”群文联读活动实验单位后。我校每一次都会派出一线教师前去聆听。并且还多次邀请县研训员单志明老师和市“1+X”的创始人曹鸿飞副院长来校做专题讲座和公开示范教学,收获颇多。全校已有20多个班级部分教师已经开展该项活动。 期间,,我们制定出项目培训计划,安排活动内容,通过“1+X”联读项目前期测试,把握住本校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能力、阅读短板。并在实践活动中开展个人学习、课堂实践、集体讨论、专家诊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2019学年,我们学校的校本培训项目被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评定为“优秀培训项目”。这给全体老师增加了执行的积极性。通过2019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该培训项目解放了教师的思维,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有指导,有目的地开展群文联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增加孩子的阅读面,真正做到了“活用教材”的途径。 该项目的实验期为两年,我们打算在2020学年,继续以“‘1+X’群文联读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进行第二阶段的探索与研究,争取获得县、市专家、团队的帮扶,使得我们瓯北七小教师能在前期的基础上,加大探索范围,持续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与兴趣。 该项目的活动方案制定与实施,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每一次活动,学校领导鼎力支持,全程跟踪,积极献策,还专门召开会议讨论。相信随着该项目在今年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学生在不同层面上,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收获。 |
|||||||
(二)具体目标(请按照具体明确、清晰可测、结果导向的要求逐条列出) |
|||||||
1.
2.
2.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4.
|
|||||||
(三)设计思路 (请向本项目参训对象分3段阐述如下要点:第一,本项目如何根据研训目标设计研训模块;第二,对各个模块的主要内容以及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第三,围绕本项目的目标、内容、形式,用框架结构图对整个设计思路进行图示化表达) |
|||||||
我校基于校本、师本、生本情况,确定了 设计培训模块如下: 模块一:专家引领 1.各学段的群文联读的形式、方法及注意事项 2.针对各学科具体课例,诊断课堂效果,改进教学策略 模块二:同伴互助 1.“1+X”群文联读主题鲜明的集体备课活动 2.课堂观察专题诊断研讨活动 3.教学设计、课例分析评比活动 4.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读书沙龙探讨、座谈活动 模块三:自主研修 1.观看有关课堂观察的课例,撰写观后感 2.观课议课,撰写教学反思和评课稿 3整理教学经验,形成案例、论文和课题研究 4.围绕教案设计,进行思维导图设计评比 |
|||||||
(四)课程总表 (请在“实践安排”栏中对课表中所涉及的实践类研训课程如何实施进行简要介绍,包含地点、内容、形式等要素。比如:“在某中学观摩某教学内容展示课一节,课后分4个小组议课并派小组代表发言,最后由某研训者总结”) |
|||||||
研训模块 |
研训内容 |
学 |
研训者 |
研训形式 |
理论 实践 |
实践安排 |
研训时间 |
专家引领 |
《“1+X”群文联读的应用与实践研究》(中期检测题库审核) |
4 |
曹鸿飞 王建群单志明 |
观课议课、专题讲座 |
理论、实践 |
邀请专家做中期预测题目审核。 |
2020.09 |
《“1+X”群文联读的应用与实践研究》(中期检测低中高级段结果分析) |
4 |
曹鸿飞 王建群单志明 |
观摩课例、专题讲座;论文、课题指导 |
理论、实践 |
邀请专家观摩课例,点评诊断,并做“思维导图”技术指导。 |
2020.10 |
|
《“1+X”群文联读的应用与实践研究》(后期检测题库审核) |
4 |
曹鸿飞 王建群单志明 |
观摩课例、专题讲座;论文、课题指导 |
理论、实践 |
邀请专家做后期预测题目审核。 |
2021.03 |
|
《“1+X”群文联读的应用与实践研究》(后期项目评审) |
4 |
曹鸿飞 王建群单志明 |
观摩课例、专题讲座;论文、课题指导 |
理论、实践 |
邀请专家观摩课例,点评诊断,并做后期评审指导 |
2021.06 |
|
同伴互助 |
《“1+X”群文联读的应用与实践研究》(高中低不同范围) |
4+4+4 |
朱千豹 戚建珍 |
课例展示、集体评价 |
实践 |
语文六个级段推荐代表 |
2020.09-2021.06 |
《“1+X”群文联读的应用与实践研究》经验汇报交流 |
4+4+4 |
朱家庄 胡锋静 |
集体交流学习 |
理论 |
数学六个级段推荐代表 |
2020.09-2021.06 |
|
《“1+X”群文联读的应用与实践研究》成果展示 |
4+4+4 |
张黛和 麻国方 |
集体交流学习 |
理论 |
数学六个级段推荐代表 |
2019.09-2021.06 |
|
自主研修 |
各教研组组织理论学习,撰写心得日志 |
4 |
各教研组成员 |
沙龙活动 |
理论、实践 |
评比 |
2019.09-2021.06 |
“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
4 |
各教研组成员 |
撰写经验总结 |
理论、实践 |
经验交流 |
2019.09-2021.0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
|
(五)师资课程说明 |
|||||||
专家团队:曹鸿飞
王建群
单志明
陈娟梅
夏朝碎
叶丐强
金甫
王一白 学校骨干团队:
朱家庄
朱千豹
白红谦
葛颖颖
戚建珍
潘箫箫
陈晓红
刘
余红如
朱立武
胡锡静
汪海龙
邵思思
郑雅雅
胡锋静
张黛和
徐琦
侯榆
麻国方
金菁菁
滕炳南 研训课程紧扣《“1+X”群文联读的应用与实践》研究,尝试借助课堂观察诊断这一方式,从校本研修角度为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供平台。研究观察者携带确定目的,在常规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对课堂教学进行观看、倾听、询问等及相关辅助手段直接从课堂情境中采集信息,并按照信息开展诊断的一类教育科学研究手段。研究观察者经观察,就课堂发展情形展开记录、分析及探讨,基于此实现教学行为规范,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积极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 |
|||||||
(六)项目实施条件(请分段阐明项目负责人及其所在学校或单位在实施本项目时在专业、师资、设备等方面的有利条件) |
|||||||
1.领导重视,制度完善。 为加强管理,提高校本研训实效,特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马永会(校长) 副组长:朱家庄(教学副校长)、朱千豹(项目具体负责人) 组员:白红谦(教导主任)、各教研组组长 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发挥校本研训工作核心作用在研训活动中,加强常态课的绩效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教师的质量意识。学校推行教研组长制,积极承担教研任务,发挥教研组长在组织管理方面的作用。 2.开展专题行动研究,扎实推进校本研训工作。
我校基于校本、师本情况,确定了
3. |
|||||||
(七)研训作业要求 |
|||||||
1.记录每次活动过程,写出评课感悟或反思; 2每学期结合具体课例,撰写《“1+X”群文联读的应用与实践》课例设计一份,参加校级评比。 3.各教研组开展两次““1+X”群文联读的应用与实践”的汇报活动,并上传博客。 |
|||||||
(八)研训项目考核( 1.学员必须修满规定学时,一般不准请假。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将按8学分/天的标准在省培管理平台中扣除相应学分。 2.缺课时间超过五分之一的,或未按要求递交前述各项作业的,或在参训期间发生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成绩均判定不合格、不予结业、不记学分。 3.培训结束前及时递交前述各项规定作业,经考核通过,准予结业,成绩认定为合格。 4.学员在参训期间表现积极、无缺勤、主动服务班级事务、高质量完成各项作业的,可获得“优秀学员”的评比资格,名额控制在班级实到人数的25%。 |
三、审核意见
学校审核意见 |
|
专家审核意见 |
|
县教师发展中心审核意见 |
单位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