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买,还是不买?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2014-09-30 09:37:26)
标签:

育儿

分类: 家长天空

买,还是不买?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十一长假,父母总会带着孩子出入各种消费场所。超市购物、外出旅游、餐饮娱乐……本是轻松休闲的时光,可是这样尴尬的情景却常常可见——在超市要零食、要玩具,不给就大发脾气;旅游景点购买纪念品,不考虑价格和是否需要,喜欢就买;在外就餐,一定要随自己的意思,把健康和节俭丢在脑后;游乐园里玩个遍,父母一次次掏钱着实心疼,却又不想扫他的兴……

买,还是不买?这总是让父母纠结的难题。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有时连父母自己都把握不住。铺天盖地的消费信息,总是在引导父母和孩子要的更多、挑选更好的,在这样的攻势下,做父母的都常常迷失在欲望当中,对孩子来说,消费则更是充满了诱惑与陷阱。

超市收银处摆放着成堆的糖果和饮料,小亮一家正排队等着结账。小亮哼哼唧唧地说:“妈妈,那儿有草莓味儿棒棒糖,我最喜欢吃啦!”妈妈说:“不行!老吃糖,牙都吃坏了!”小亮执拗地说:“那我要青苹果味儿口香糖!口香糖不会吃坏牙!”爸爸怕别人看笑话,赶忙打圆场:“得了,得了,这次给你,下回别要了!”出了超市门,小亮看到商场新添的电动车,高兴地大叫:“我要坐!我要坐!求求你们了!”

到底买,还是不买呢?

1.家长要教孩子分清“想要”和“需要”。

有的妈妈一去超市就忍不住把各样东西装满购物车,回到家后塞满冰箱,可几天后就发现:不少食品根本没吃就变质了。还有的父母沉迷网络购物,接二连三地在网上买东西,结果发现购买的很多商品都不是生活必需品,因而造成浪费。一些夫妇为此发生争吵,影响到家庭关系。父母的购物理念和消费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你常常看到的商场里“见啥要啥”的小刺头儿,往往受到父母的消费方式影响。

聪聪的同学中,有一些根本不在学校食堂吃饭。他们一到吃饭时间,就跑出去下馆子,似乎已经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聪聪感到奇怪,这些同学怎么会有那么多零用钱?爸爸妈妈允许他们这样吗?时间长了,他才了解到:这些同学的父母,很多已经习惯了在外就餐,就是有时间也很少在家做饭。

我想要的是不是我真的需要的?针对这个关键问题,家长首先要省察自己。从吃、穿、用到电子产品、文化消费,家长有必要对自己的消费方式来个盘点,然后删除不必要的项目。清理衣柜后,你可能会发现有的衣服一直没有上过身,据此你可以取消今年购买衣服的计划。同样,当你盘点了孩子的物品之后,对于孩子的要求(诸如他提出某某同学拥有某个品牌的运动鞋,他也想要),你就可以告诉他,他已经有了两双运动鞋,足够换的了。家长一定要明白,不是别人拥有的,我就得有;不是别的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要有。家长要教导孩子对自己已经拥有的心怀感恩。

2.在金钱使用方面为孩子立界限。

一般情况下父母可以遵照漏斗原则,就是孩子越小,给予的选择空间越小。在幼儿时期,父母可以决定孩子该有多少玩具,该吃什么样的食品,该玩游乐园的哪些项目。记住,这个时期该买什么决定权在父母,不在孩子,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不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父母被孩子所控制,孩子一哭一闹就轻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父母的妥协造成孩子逐渐成为掌控局面者,这样到了青春期,父母就完全没有权威来要求孩子合理消费了。

早晨,妈妈准备好早餐叫玲玲起床,玲玲睡眼朦胧来到餐桌前,马上叫到:“我不要吃粥,我要吃饼干!”奶奶赶紧过来救驾,“好吧!好吧!快点吃了上学去!”下学时间,妈妈去学校接玲玲回家,玲玲要玩摇摇车,妈妈让她玩了一次,可玲玲还要玩,妈妈说不行,玲玲大叫:“平时我要玩几次,奶奶就让我玩几次!”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要给他界限,并且切实执行。这对孩子来说不是难以承受的,反而会给他安全感。在立界限方面,任何人不能取代父母的权威。父母可以提前跟孩子说好,去游乐园时可以玩几个项目;进超市购物,一次只能挑一样他想要的东西。父母要说到做到,其实孩子对规则的适应与喜爱超过我们的想像。

3.具体处理原则和方式。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多零花钱,并且要教孩子如何把金钱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一般情况下,孩子的零花钱有这样几个来源:过年长辈给的压岁钱,平时上学父母给的餐费,额外的奖励。孩子的压岁钱,父母可以帮他存入银行,并且告诉他可以在重要的事情上使用压岁钱。

什么是对孩子来讲重要的支出呢?爱好绘画的孩子可以用它来购买绘画材料,喜欢航模的孩子可以用它来参加一次航模比赛,小摄影迷可以积攒压岁钱以购买摄影器材,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服务,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奉献爱心……总之,当孩子提出不必要的花费,并以“我有压岁钱”为借口时,父母可以告诉他:你的压岁钱要用来做这个……

说到孩子上学时父母给的餐费,里面可隐藏着不少“情况”。如果孩子老老实实吃食堂,父母还比较好把握孩子就餐的花费。因为除了固定的餐费交给学校,父母只要给孩子少许零花钱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孩子在外就餐,他就很可能把午餐的钱花在买饮料、冰激凌和小食品上了,而不选择正正经经吃顿饭。在一些学校的周围,到了中午就餐时间,你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拿着冰棒闲逛。常此以往,不仅孩子养成了乱花钱的习惯,而且会大大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所以,父母一定要关注孩子上学期间的午餐花费,最好与老师沟通,尽量让孩子在学校食堂就餐,也可以选择学校附近声誉较好的“小饭桌”。当然,如果离家近,孩子最好回家吃饭,还可以在时间午休一下。

有的家庭会在孩子做了额外的家务劳动之后,给孩子一些奖励。这不包括日常的洗碗、收拾自己房间、洗内衣,而是指为全家人做的事,比如做晚餐、擦全部的窗户等。孩子通过额外的劳动付出挣来的零花钱,当然会比较珍惜,父母也可以借此引导孩子合理支出,把钱用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

4.节制但不吝啬,愿意帮助有需要的人。

我们有时可以在孩子们当中发现这样的情景:一些孩子在画画,有个孩子舍不得用自己的彩笔,因为怕自己的彩笔水用完了,就使劲使别人的笔画。这样的作法不是节约,而是吝啬。

父母要帮助孩子了解:我们使用金钱节制,不浪费,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资源,以使那些资源不足的人也能得到供应。因此,孩子们在学习使用金钱节制的同时,也要学习慷慨,愿意分享,主动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这样做会在同伴当中带来良好的影响力。买,还是不买?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