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一颗善心

标签:
健康教育情感 |
分类: 中心公众微信美文 |
一位哲学家有一次曾问他的许多学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哪一件事?”答案有许多。
但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一颗善心!”“正是,”那哲学家说,“你在这善心两字中,包括尽了别人所说的一切。因为有善心的人,对于自己,则能自安自足,能去做一切与己适宜的事,对于他人,则他是一个良好的伴侣,可亲的朋友。”
一颗良好的心,一种爱人的性情,一种坦直、诚恳、忠厚、宽恕的精神,可以说是一宗财产。百万富翁的区区财产,与那种丰富的财产相比较,则简直是不足挂齿了。怀着那种好心情、好精神的人,虽则没有一文钱可以施舍给人,但是他能比那些慷慨解囊的巨富,行更多的善事。假使一个人能够尽心努力去为国人服务,他的生命一定能有可惊的迅速的发达。
最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莫过于从早年起,就养成善心善意与爱人的习惯一事了。我们尽管大量地给予他人以我们的亲爱、同情,我们的鼓励、扶助,然而那些东西,在我们本身,是不会因“给予”而有所减少的。反而,我们给人愈多,则我们自己所得的也愈多。我们能把我们的亲爱、善意、同情、扶助给人愈多,则我们能收回的亲爱、善意、同情、扶助也愈多。
人生一世,所能表现和得到的成绩、结果微乎其微,此中有一个原因,就在亲爱、同情的给予上,我们不很慷慨。我们不太容易舍得给予他人我们的亲爱、同情与扶助,因之别人也“以我们之道,还治我们之身”。我们不是轻易能获得他人的亲爱、同情与扶助的。
几句温和的慰藉,亲热的同情的鼓励的话,曾经使得J·B·高夫恢复勇气,而于日后成为大演说家,成为世界上行善势力的中坚。常常向别人说亲热的话,常常注意别人的好处,说别人的好话,这种习惯的养成,是十分有益的。人类的坏处,就在彼此互相误解,彼此指责,彼此猜忌。我们总是依了他人的不好、缺憾、错误的地方而批评他人,假使人类能够取消这种误解、指责、猜忌,能彼此相亲爱,相同情,相扶助,则地上的天国,怕不久会来临吧!
世界上到处为那无私的、肯爱人助人的人建立纪念碑,这种纪念碑不一定是用大理石或铜来做成,而是建立在他人的心灵中!
在进行“善意与善事”上,人人可以得到胜利。宁可在职业上失败,在财产上失败,我们却不在这点上失败——在亲爱同情及助人的态度这一点上失败!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心怀善心,善待他人,其实也是善待自己。林语堂先生以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人格洞明世事人生,启迪我们“求善而得善,宁愿填沟壑”。
前一篇:做一个温暖的女子
后一篇:张鸣:阅读是一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