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超级路痴"引发的育儿关健敏感期联想

标签:
转载 |
昨晚开车去二环外一所大学看朋友的孩子,之前已死记硬背亲自看了走了几次那条道路.去时虽有点小紧张还算顺利,心花怒放。回来路上,越来越觉越看越觉路和之前路怎么不一样了呢?不安中感觉一个路口拐错方向,求助导航,心知没指望的.这导航,个性着呢,车不发动半小时以上它不给服务。于是转呀转,终于等到导航能工作,它却不一会把我导向一个正在大修的道路,我傻了。折腾2小时还不到家,只好再求助先生。
但现如今英雄救美的事在我俩之间越来越少发生了。他义正严辞告诉我:“自己想办法吧,所有能力都是煅炼而得来的,相信自己。”
这样的不待见已经不再让我委屈,我知道先生这会在郁郁想:平常带你认路全白做了,怎么这么教不上路呢?
我不知道昨晚是怎么到家的。
平常逛街,出了这家店门常常不知向左走还是向右,到底刚才从哪边进来的,往往没办法弄清楚!
即使去过很多次的地方,下次再来说不定还是会有不安感,这是之前那个地方吗?好象哪里哪里不对呀?是超级路痴绝对有同感.
我为什么会到今天这个地步?和我的智商没关系吧;也不是我不常去户外;至于说空间感方向感距离感谁也不是天生就有是不是。
心理工作者喜欢分析成长:我的姐姐比我大12岁,最小的哥哥也比我大7岁。小时记忆中姐姐最喜欢带我,去姐姐的学校,我只要牵着姐的衣角就行;去看电影,别的小朋友兴高采烈早早去了,姐姐还在家慢声细气和同学聊天,她那天生的慢脾气,不到最后时刻是不会出门的。我次次急得眉毛胡子一把抓,可姐姐从来不放心我和小朋友一块去哪里。
小时有哥姐,长大工作的城市和哥嫂一块,去哪根本不用操心路的问题。再后来结婚,早期先生的表现是相当不错,不但英雄救美还有美人护驾---有时外出玩,哪怕他忙,也会左右交待他朋友的太太。夸张起来,这些太太会左右挎着我的手臂哈哈笑:“张迷迷,你老公说了,把你弄丢我们也不要回去了。”
谁都知道先生赠我外号张迷迷。不是迷人的 迷。是迷路的 迷。就是我的小外甥现都直呼我其名。
看来我在0—6岁早年感官敏感期时行为上受到姐姐太多限制,因此抑制它的生长,后来的岁月,也没怎么有机会自我成长。现在苦呀。
精神分析认为,我这类超级路痴源于潜意识中的依赖心理--你就不想去认路。
想想在咨询中遇到的那些在成长中受到太多保护的年轻人,通常并不是太复杂的事,他们应付起来就是那么难。联想自己的路痴,自然能体会他们,{心理学会认为,这就是很好的共情}
有一次陪一朋友去她的小区看样板房,进去吓一跳,艳丽混乱的色彩摆设,怎么看怎么难受。设计师眉飞色舞谈畅他设计的奢华,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真的,如果一个人小时起没有一定的审美观,长大突然让他做设计师,太多人受罪。
一个孩子,如果从小总是不快乐,长大后很难再有很快乐的感受,甚至会形成心境障碍-不是生活中没有快乐可言,而是感受快乐的能力降到最低。不得不说,最严重的就是慢慢形成神经性抑郁症。
那些人际敏感焦虑的年轻人,他们真的是好孩子,可是生活得太辛苦。通常他们的童年少年没有玩伴。
我有一个忘年交的朋友,小姑娘向我报怨,2小时也做不出简单的饭菜,做饭怎么这样难?当亲她眼看到我半小时做出三菜一汤,她雷倒了.她哪里知道,我小学就会洗菜,中学就会炒菜.
实际生活中让我们知道:
一个孩子童年中敏感期要得到足够的关爱和锻炼,这些感受和经验会影响到一个人未来的生活质量。
希望年轻家长结合现实生活经验,多多了解孩子的关健敏感期,进行适当的、自然的适度刺激,给孩子一个轻松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