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成长型的好家长,把育儿焦虑抛出去
(2013-12-04 17:49:55)
标签:
青少年心理教育合肥芝麻开门心理咨询 |
分类: 家长天空 |
怎么做个好家长呢?先处理自己的育儿焦虑。
从学理上来讲,处理焦虑,第一个是基于问题出发,哪一个问题让你焦虑的,你把它处理好,自然就不焦虑了。比如孩子教育不好,我焦虑,孩子教育好了,你自然不焦虑了,所以机遇问题出发是第一个方面。第二是基于情绪出发,你焦虑,我不管孩子教得好不好,我认可这个现实,我情绪变好了,我心态变好了,我能换个角度,我能更乐观看待孩子的成长。换言之,解决焦虑两个方面,第一针对问题,你养育孩子的本领提升了,把孩子教育好了,自然不焦虑了。第二孩子还是这个孩子,每个家长总有自己处理不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把自己情绪调理好了,至少你能作为孩子面对心理困境的榜样,这也可以。
怎么样调整自己的情绪,怎么样树立良好的心态,当家长要注意什么?
1.勿忘初心,做一个有坚持的家长
我们知道刚生孩子的时候,想要他健康快乐就好。亚里士多德也说过,人生终极目标是寻找幸福和快乐,一开始希望孩子也是这样。但是,你能不能坚持下来?首先,你能不能时刻提醒你,想到你最初的目的,所以第一个难就难在哪里,当家长有那个心态,做一个有坚持的家长。
我们每个人要清楚一点,我们的孩子,是我们养育的孩子,他们从我们而来,但他不是为我们而来。孩子他有自己的生活,他也自己的未来。如果你再教育孩子,影响孩子的过程中,对他的快乐,对它的幸福感打击过多的情况下,你还拿着“我为你好”的这个理由去处理孩子的问题,就是不合适的。所以当家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学习、成长,自己面对生活的过程。这个对你的要求其实不简简单单是对孩子的问题,你对人生态度的问题都要做好自己的安排。所以第一个,要做一个有坚持的家长。
2.明确定位,做一个有重点的家长
第二个,育儿工作很烦琐,你要干什么,你重点干什么?我个人认为家长焦虑一个重要因素是,父母想为孩子好,但是具体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具体从哪儿开始着手做,这是问题所在。因此,在当家长的心态好之外,你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我家长干什么,不干什么,我面对孩子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每个父母应该思考的问题。
比如当家长的,对于孩子教育问题你不能说是老师负责就行了,我就不管了,这叫缺位。从另一面讲,如果你深入幼儿园、小学内部,恨不得手把手指导老师怎么教学,这叫叫越位。当前的许多家长,或者缺位,或者越位,反正是定不好自己的位。当家长你有事情干,你自己定位定好了自然就不焦虑。家长干什么?我个人认为:家长必须教给孩子的,是生命中重要,而学校、幼儿园教育又难以提供的东西,这是你的定位。
比如我举一个例子,学习,你监督孩子学习,给他指导功课,这是不是你的任务?虽然有的家长有能力做可以这样做,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你的核心任务,学一门知识是老师、教育系统内的主要任务。什么是你的主要任务,学习之后成绩好了,或者成绩差了,孩子怎么处理、面对成功和失败?这是你的任务。
孩子学习是跟着老师学,老师怎么教跟着老师走,否则你小学、幼儿园你都指导,到了中学你早晚指导不了。他学习之后,成绩考第一名是不是骄傲了,考最后一名是不是气馁了,这时候家长要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因为我作为一个老师我教五六十个孩子,他们每次考试都有不同的学习状态,你家长要做好心理辅导的地位。家长不是不关注学习,你的任务重点是影响学习的因素有哪些,你把这些处理好,这是你的定位。
根据当前的时代背景,我个人认为当家长几方面的核心品质应该关注一下
比如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什么样的孩子比较多?你说我家孩子智商高,聪明,这个没什么了不起,现在的孩子都聪明,没有什么笨孩子。你说我们家孩子不笨,为什么成绩那么低?有的孩子成绩低是低,但是犯起错误来很有创造性,这说明他不笨。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真有笨的,像我们前面张老师等等一些人讲的,那时候优生优育做的不是那么好,我们小时候的教育是什么教育,什么事情从娃娃抓起,换句话说娃娃之前没什么人管。后来就不一样,后来说千万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生下来就得教育。再后来就不是输在起跑线上了,现在是胎教、零岁方案,女同志肚子一大,上午听英语,下午听音乐,课程都安排好了。现在更严重了,现在不是胎教了,现在叫封山育林,年轻男女精子和卵子还没见面呢,刚想要小孩,男同志就当着朋友面说,这半年不抽烟,不喝酒了,我老婆想要小孩,封山育林。女同志也没闲着,这时候就开始吃东西了。叶酸之类的食品我不太了解,不过孕妇吃那个东西,包括孕前,大多是促进神经发育,促进智商发育,孩子生下来就聪明。
什么叫聪明?聪明其实有很多的指标,简单的理解就是对刺激敏感,记忆力好,这就叫聪明。现在孩子都聪明,因为对刺激敏感,所以学东西快,现在孩子只要愿意学习,学什么都快,这是他们的好处。但是大家注意,聪明有好处,但也给我们家长带来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对刺激敏感,你得注意,孩子对刺激敏感,他对这个刺激敏感,对那个刺激也敏感,对什么都敏感,所以聪明的孩子一个问题是不容易专注。他可能更没有耐心,更坐不住板凳,难以踏踏实实做事。
另外更麻烦了,聪明是对刺激敏感,他对积极刺激敏感,对消极刺激他也敏感,换句话说聪明的孩子更能敏锐的觉察到生活中对他不利的一面,他更容易痛苦。
现在的独生子女,独占资源,聪明又敏感又容易痛苦。另外,现在孩子又常常是独自成长,他跟别人接触是比较少的,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教育难题。原先没有计划生育的时候,不用说别的,家里有老大、老二、老三,生三个孩子会出现什么情况?老二和老三就会想着怎么联合起来对付老大;老大呢,他就得想着怎么带着兄弟两人跟别人家孩子打仗。在这里,人际交往中两种基本的因素:合作和竞争在家里就可以得到训练。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同龄人之间的合作和竞争的训练少了;另外,由于环境发达了,尤其是新浪网这么发达,现在孩子见面都不交流,都拿着iPad和手机。交流少就带来人际问题多。
做家长,几个方面我希望提醒大家一下:
第一,怎么教一个专心致志做一件事情的孩子,注意专注品质的培养;第二,孩子能不能有责任心,有责任感去负责一件事。原先有兄弟姐妹,老大自然就有责任心,现在独生子女有的责任心差一些。第三,独生子女怎么样跟别人接触,怎么样跟别人有效的合作和竞争,多交些朋友。第四,现在的问题是竞争很多,很多人追求成功,但是更受不了失败,所以需要一个乐观的孩子。因此,我个人认为:专注、负责、朋友、乐观,这是我们家长教育的重点,我们在这方面多做我们自己的努力。
3.科学育儿,做一个爱学习的家长
明确定位之外,家长有重点,最后是要科学育儿,要做一个爱学习的家长。现在可以这样讲,有结婚证了你就生孩子,但是结婚证不能保证你教育好孩子。我们当老师的,教育学生都有一个教师资格证;但做家长的,并没有一个家长资格证,拿一个结婚证就教育孩子了。然而,教育不是一种本能,他得通过学习。你放弃责任,让别人帮我交,那不行,谁的孩子都得自己交,因为教育最根本的原则是因材施教,每一个家庭背景不一样,每一个孩子遗传各方面的素质不一样,你都得通过自己学习再去教育,偷懒不行。因材施教能做好定位的,只能是自己亲身上马,自己学习,学了一些知识你心中不慌,手中有办法,孩子就有容易处理好。
我举个例子,比如我的专业虽然是心理学,但心理学包含内容广泛,而且我不是搞发展心理学的,所以,个人而言,孩子的教育工作也是仓促上阵。孩子哭,我们家小朋友也哭,哭怎么办?这个你听别人讲就多了,有人说该打就得打,我们家孩子就是那么打的,没事。但有的人讲了,这个孩子要陪伴,要尊重,安抚他的情绪。还有的人说,哭不理他就行了,他自然能好。专家这么多,你怎么办?你自己没思考怎么办?
如果你有自己的思考,通过学习相关知识会发现,孩子的哭分几类,不同类别处理方式应当不一样,应有所针对性。比如第一类,孩子为什么哭?生理原因的哭,生理哭。他没睡好觉哭,他没吃饱饭哭。第二类,工具哭,哭是工具,是想获得更多的资源,我哭你给我买玩具。第三类,悲伤的哭,妈妈、爸爸不在身边,妈妈出去了想妈妈,这是一种情绪的哭,悲伤的哭。从科学了解来说,孩子哭有不同的分类,你只能针对你的孩子,我们家孩子哭什么原因引起的,找到了原因你就有办法了:孩子没睡好哭,让他多睡一点;孩子工具性的哭,哭闹想要玩具,你有可能不理他一段也是一个办法;如果是真悲伤,你就过来抱抱他。
科学育儿,你必须学习知识,而且你要自己学。当一个家长也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当家长,孩子在成长,你我也应该成长。
总体而言,家长教育解决一是针对问题,二是针对情绪,你我应该共同努力,把我们家庭搞的更好,把我们孩子交易搞的更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