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型人格障碍心理咨询案例 作者:张愉悦

标签:
心理咨询案例人格障碍健康 |
分类: 心理咨询案例 |
小北 男 27岁
小北60岁的父亲坐车五小时来咨询中心哭诉,可见老人的无奈无助。
父亲介绍情况:小北本科毕业已三年,这三年当中也外出工作过。但最长没有超过一个月,之后就是在家长时间的调整休息。他觉得没有很好或是感觉自己可以胜任的工作。整天就想些:要是有个大伯或是叔叔是省委书记多好,那样他就不用工作了。父亲感叹:“20多岁的人,你说多幼稚!”
初步了解情况点评:
小北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从小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由于缺乏母亲照顾,父亲和爷爷奶奶也对其关怀备至,从小到大对他照顾过多(爷爷奶奶在小北读大学时去世)。家庭过分的溺爱使得小北形成了胆小、懦弱的性格。同时,对一个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基本母爱,小北内心感受不深。进入社会以后,由于父亲突然不在身边,失去了可以依赖的人,因而难以适应生活,对自己缺乏信心、自暴自弃、逃避现实。(说明一下:小北大学在自家本市就读,大学期间曾恋爱,因女友的家离学校也很近,所以不但是女友,就是女友的妈妈都是一直非常照顾小北,不过可惜,大学毕业时女友出国,两人分手)。
心理咨询师点评:
很明显,小北缺乏独立自主的性格,一旦遇到与亲人分离疏远的情况,心理上就会产生恐慌无助的反应,说明他的人格是一种依赖型人格,同时伴随自我评价不恰当,人际间交往不适,独处时不能怡然自乐等。情绪低落的时候,小北会觉得是亲人们造成他现在的处境,让他很愤怒。
依赖型人格严重者,虽有较好的工作能力,但由于缺乏自信和独立精神,会不时地需要别人的帮助,他们不果断,判断力不够,总是依靠别人为自己做出决策或指出方向。
依赖型人格障碍特征: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人格障碍。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依赖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总是感觉“我真可怜”。当需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
2、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不能对日常事务做出决策。
3、让他人为自己做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4、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5、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能干。
6、缺乏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
7、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8、害怕被他人忽视,明知他人的错误也随声附和。
9、很容易因为没有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10、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11、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12、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遵循法律法规和职业心理师尊重保密原则,
所有案例纯属虚构,案例已加工合成,
所有案例中女性姓名:小南--不分年龄
感谢您的阅读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合肥芝麻开门心理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