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课《共同拥有一个家》教学设计
(2012-10-06 22:32:15)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课题研究课教学设计 |
共 同 拥 有 一 个 家
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你们看一段动画,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认为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播放flash(只有画面,没有音乐)
内容概括:一个十分寒冷的夜晚,天空飘着雪花,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布娃娃躲在角落里哭泣……
提问:⑴你看到了什么?你认为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布娃娃为什么会一个人在街上呢?(也许它没有爸爸妈妈,没有家)
⑵是啊,真是太可怜了!这段动画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动画片相比,缺少了点什么?(是哑剧,没有音乐)
⑶老师这里有三段音乐,请小朋友们为这段动画选择你认为最适合的一段!(提供几段音乐选择A、《喜洋洋》 B、《法国号》 C、《共同拥有一个家》片段)
⑷为什么会选择第三段呢?
(【设计意图】一开始出现无声的动画,可以使学生一下子安静下来,专心地关注动画内容,为以后的歌曲教学作下了情景铺垫,之后的为动画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听觉感知,遵循了新课标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音乐感知规律)
二、整体感知
你的判断能力真强!具有“音乐的耳朵”,知道选择比较委婉、深情的旋律!这段音乐究竟是不是表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呢?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学习一首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说一说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1、完整听赏歌曲,回答问题。
歌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表现这种感觉,你觉得哪种颜色比较适合?老师这有几种颜色,请同学们仔细考虑后进行选择。(分别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
2、同学们的感觉很准确,人们常常用蓝色来表现一种比较忧郁、伤感的情绪。同学们都知道颜色有明暗不同的变化,当颜色越来越暗时,我们的心情就越来越沉重和压抑;当颜色越来越亮时,我们的心情也就越来越轻松和明朗。
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仔细聆听歌曲,感受一下随着歌曲旋律变化,蓝色能够产生几次不同的明暗变化?(再次完整聆听全曲。)
(【设计意图】根据歌曲情绪来选择色彩,有效地融合了美术学科,符合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歌曲教学
1、首先我们来感受一下第一乐段,出示歌谱,用la跟伴奏音乐轻声哼唱旋律。说一说该选用哪一种蓝色来表现这段旋律的情绪?颜色亮一点还是暗一点?
这么伤感的音乐,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结合刚才的动画一起来为它添上歌词来唱一唱,好吗?
解决难点:布娃娃,布娃娃(可采用手势来帮助找准音高)
跟伴奏深情演唱歌曲第一段。
2、布娃娃究竟为什么不回家呢?(学生自由回答)
相信它的遭遇也一定很令人同情,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好吗?
出示第二段歌谱以及歌词,跟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注意附点节奏。
蓝色在这里进行了变化,那么它的颜色是变暗了还是变亮了呢?让我们一起到歌声中去寻找答案!
听教师弹琴演唱这一段。
跟琴跟唱歌词
⑴解决比较难唱的地方。
附点四分音符,注意时值要唱满,可以用比较法。
同学们听老师分别唱两种,你觉得哪一种唱法情感更深,更能表现出对布娃娃的关爱之情?
“哦”,一字多音,注意音准与节奏。可以用手画弧线来帮助唱准一字多音。在反复哼唱中思考:这里的一字多音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对布娃娃的关爱和恻隐之心)
⑵布娃娃没有家,没有爸爸和妈妈,看到它这么可怜,我们的心情怎么样啊?(比较沉重、伤感)那么在这里,蓝色应该是变暗还是变亮了呢?(变暗了)
请同学们一起跟着音乐略带伤感地来演唱这一乐段。
3、教师直接接下去唱第三段歌词,唱完后提问:
⑴看到布娃娃这么凄惨,老师是怎么做的?刚才在演唱这一段时,老师的情绪怎么样?(比较激动)那么此处的蓝色是变暗还是变亮了?(变亮了)
⑵出示歌谱(直接出示色块和情绪)
你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乐句吗?(一、三两句完全相同;二、四两句大致相似,旋律走向有些不同,仍可采用手势来帮助找到音高)
学生跟琴完整唱第三段歌词。
解决难点:切分节奏,同样采用比较法,突出强拍,比一比哪种唱法更能表现主人公主动关爱布娃娃的意愿?
结束句的长音处理,此处的长音扩大了“家”的含义,突出了人与人之间关爱的无限温暖。演唱时应该由弱到强再到弱。(出示渐强渐弱记号)
⑶旋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感情色彩也变得明亮起来了,小朋友们,让我们伸出手,献出我们的爱,用最美的歌声来演唱第三乐段!
4、、小朋友们唱得可真好!唱出了你们对布娃娃无私的关爱!接下来,请小朋友们完整地用歌唱的方式来表现动画内容(出示大歌谱,跟范唱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歌曲三段的不同情绪,以及难点处:附点节奏,一字多音等地方的手势及动作!
5、这么委婉、深情的音乐,这么感人的故事, 同学们这么投入的演唱,老师也忍不住想要露一手了,听一听,老师运用了怎样的方式?
出示歌词:
天上的雪悄悄地下,
路边有一个布娃娃。
布娃娃,布娃娃,
是不是你也没有家,
没有爸爸和妈妈?
让我借给你一半妈妈,
和你共同拥有一个家。
让我借给你一半妈妈,
和你共同拥有一个家!
⑴配乐诗朗诵+表演唱+手语唱,并适当加入动作,最后一句加入手语。
⑵学生学习手语。(两个‘家’根据音高位置,手势也有高低)
⑶一位学生领诵第一、二段,其余学生轻声哼唱第一、二段;第三乐段集体演唱,并加入手语。
结束句的长音处理,演唱时的渐强渐弱可以借助手语的向上推动以及慢慢收回来帮助达到更好的效果。
7、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把朗诵、表演和手语都融入到歌曲中去,完整地把整首歌曲有感情地演绎一次,有没有信心?(提醒学生注意歌曲情绪的表现,以及一些需要用手势来帮助唱准音高的地方,还有附点音符以及最后“家”的强弱处理。)
完整地演唱歌曲,加入适当的动作及分角色表演。
三、拓展
从你们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主人公对布娃娃的关爱之情,布娃娃是幸运的、幸福的! 其实,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这样感人的事迹!有一些原本平凡朴素的小人物,他们在无情的灾难来临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双手为无数需要帮助的人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洒下 一米爱的阳光!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照片,说说你看到了哪些内容?觉得哪张照片最让你感动?(多媒体以照片的形式展示非典、雪灾、SOS儿童村等图片,照片切换时随着歌曲伴奏)
教师逐个总结:[爱的延续、爱的守护、爱的传递、爱的奉献……]
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啊,这一切确实令人感动!你们知道是什么让这些感动存在?(爱!)对了,就是爱!(多媒体展示由照片组成的一个大字:爱,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因为有了爱,生活才变得如此温暖和美好!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手拉着手,把爱心传向整个社会!(师生共同手拉手演唱《爱的奉献》)
四、小结
在全场师生中的歌声中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