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夜晚》教学设计
(2012-09-28 10:10:31)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课题研究课教学设计 |
《五月的夜晚》教学设计
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 唐燕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舒缓而具有表现力的声音演唱《五月的夜晚》,充分地表达春天夜晚的美好景色;
2、理解和认识保持音记号,并在歌曲演唱中掌握;
3、学生能在美好的歌声中获得和表达丰富的情感体验,并能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创造歌曲,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材分析:
《五月的夜晚》是一首匈牙利民歌,旋律以级进和四度跳进相间,委婉、纯朴的旋律犹如阵阵晚风,送来了丁香的芬芳和朦胧的月色。保持音的运用,更使人仿佛看到五月夜晚白雾缭绕,轻纱迷漫的景象。欧洲的春天要到五月才来临,歌曲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教学重点:
歌曲的演唱及处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又是一年春来到,说到春天啊我们可有许多的赞美词,比如:学生回答(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百花争艳)。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感受一下欧洲的春天。
二、出示图片(欧洲建筑、风景、人文)并配以五月的夜晚的旋律
欧洲的春天要到五月才来临,在这里有许多的国家,其中有一个国家叫匈牙利。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着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而且还保留着极为丰富的历史遗迹。曾有许多的先民部落在这里驻足或定居,他们为后代留下的传统风格和民间艺术,交织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变化万千的风情全景。面对这里美丽的景色,沐浴在春天悄悄来临的惊喜中,他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情感,创作了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曲,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匈牙利民歌。
三、学习歌曲:
1、教师范唱
问:你能听出歌中都唱了什么内容吗?
生回答歌词内容
小结:这首歌的歌名叫《五月的夜晚》,是一首匈牙利的民歌,虽然匈牙利的春天来得比较迟,每年五月他们那里的春天才悄然而至,但一点也不比我们这的春景逊色,一听到这首曲子的音乐旋律,同学们都仿佛感受到那种晚风吹来的舒适,花儿绽放瞬间的惊喜,白雾缭绕,轻纱弥漫。
2、听琴声,学生在心中默唱旋律(两遍)
3、学生用“lu”的声音哼唱歌曲,提醒学生口型
4、学唱歌谱
(1)(一遍)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2)问:歌曲中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小结:(多媒体用色块表示相同)歌曲中的有色块的部分运用了旋律重复的创作手法
(3)再分句学唱歌谱
(4)完整演唱歌谱,思考这个曲子有几个乐句
5、在每个乐句的中间加上换气记号(多媒体演示),提醒学生注意换气,再整体唱谱
6、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春天的美好
7、学生轻唱歌词,思考歌曲的前四小节在旋律的走向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先上行再下行
问:作曲家为什么这样设计旋律?他想表达什么样的心情?
8、(多媒体画出旋律线)学生再次演唱全曲,要求边唱边划出歌曲的旋律线。
9、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看见过白色的烟雾吗?它是怎样的?(朦胧的,看不清的)
接下来老师用两种方法唱一下歌曲后半段,你认为哪一种更像有白色烟雾的感觉?
(师范唱,分别加保持音和不加保持音)
学生比较一下,加了保持音效果更好!
(多媒体出示保持音记号)师介绍:它叫做“保持音”,顾名思义,保持音的作用就是把音保持住。在这首歌曲中加入保持音,使歌曲更能展现朦胧月色下的美丽景色。
学生演唱这两句带保持音的乐句
10、透过白色烟雾,在朦胧中看到不远处的苹果树开满了花,同学们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指导学生唱出这种心情,最后一句有跳音记号,应唱得轻巧、跳跃、有弹性。
11、完整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三、歌曲处理
1、问:你能用学过的力度记号来处理歌曲,使歌曲变得更美吗?
(多媒体出示各种力度记号)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整体加上力度记号演唱歌曲
2、师:对歌曲的处理除了力度,还可以改变它的速度
学生分别用稍慢和中速来演唱歌曲
问:用这两种速度分别感受到了两种什么样的夜晚的景象
3、师:唱得真不错,下面还有些同学改变了演唱的形式,是这样唱的(放轮唱的音乐)
问:歌曲第二遍唱时的演唱形式有什么变化?这里运用轮唱又使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轮唱是如何进行的?
(1)师生轮唱
(2)生生轮唱
四、整体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唱得真棒,其实通过同学们刚才对歌曲的不同演绎,已经将歌曲变得更加丰满,形成了一首简单的合唱(多媒体出示整合的合唱谱)先稍慢演唱歌曲一遍,第二遍用轮唱的形式,第三遍中速稍快。
学生整体演唱歌曲,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