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上第六组“壮丽的祖国山河”单元导读课课堂实录

(2013-12-28 00:37:19)
分类: 教学案例研究及反思

三上第六组壮丽的祖国山河单元导读课课堂实录

授田英才学园 张新霞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欣赏祖国的北国南疆的美景,好不好?

生:好!

师:先看一段短片。(出示天门山、西湖、小兴安岭、西沙群岛、香港的图片,幻灯片定格在这一组图片上)

师:看完图片,有什么感受?

1:祖国山川太美了。

2:我想去图片中的地方去旅游。

师:如果请大家给这组图片起个名字,你会起什么名字呢?

1:双山双水一城市。

2:美丽的祖国。

3:壮丽的祖国

4:多彩的祖国

5:美丽的大自然

师:同学们起的这些名字正好和我们第六组的单元主题相吻合。出示单元主题:壮丽的祖国山河。生齐读。

师: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单元目标。出示单元目标:

1.默读本单元课文,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出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2.抓课题捕捉内容读文章的方法,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3.思考学习本组课文要做哪些准备。

师读目标。

师:首先请出我们的单元导语。(师生合作读。)

单元导语:

我们的祖国,

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

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

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

祖国的东西南北,

处处都有迷人的景色。

师:这一单元都有哪些课文组成的呢?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把握?

生:看目录

师:小声读读第六组的目录,看看有哪些课文组成。

生小声读。

师:读完题目,我们来猜一猜课文可能会写什么景物呢?

1:《美丽的小兴安岭》写的是小兴安岭的地方。

师:会写小兴安岭的什么景物呢?

2:会写小兴安岭的植物,比如,树。

3:富饶的西沙群岛,从字上知道,那里一定有水,水里有鱼。

4:《香港,璀璨的明珠》,明珠嘛,是说香港很美丽。

5:《富饶的西沙群岛》,富饶,说明那里有很多物产。

6:明珠就是香港。

师:作者的想法和大家的一样吗?这就需要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一看了。

出示自学导航。

默读4篇课文:

    边读边想,课文描写的风光特点,用“——”划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并思考作者的写法,完成单元思维导图。

师读。随机出示单元思维导图的框架,讲解:题目、风光特点、句子。空白的部分是干什么用的呢?

生:学习语文帮的时候补充完整。

课件回到自学导航。学生默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单元思维导图,师巡视指导。

师:很多同学在做单元思维导图的时候遇到了困难,现在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寻求帮助,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出示互学提示。

小组长组织交流思维导图,进一步完善。

小组长组织交流,补充完善思维导图。

小组展示:抽签确定。

代言人:大家好,现在由我代表我们小组为大家展示思维导图。首先展示的是高天姿的。她对课文的感受比较深刻,发现的风光特点较多,并且还进行了补充。书写认真。这一张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和他以前做的相比,已经大有进步了。

这一张是杨家瑞做的,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倾听,上面补充了很多内容,书写也是我们组最好的。张安琪这一张在风光特点上认识的很深刻,找出的特点很全面。展示完毕,谢谢大家!

师:请大家看这份思维导图,发现什么问题了?

生:句子的写法没有写。

师:再看这张,有什么问题?

生:西施不是句子写法,是诗人把西湖比成了西施,这是比喻的写法。

师:大家请看雨后晴天?有问题吗?

生:应该是初晴后雨。

师:随着我们不断深入的学习课文,我们的思维导图还需要不断补充完善。

师:为了更好的学好本单元,我们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课本上给出了我们提示:资料袋、口语交际、写作、小练笔……

大家结合这些地方,小组内商量一下。

小组交流。

生自由发言

1:搜集风光的图片和文章,

2:把图片做成幻灯片让同学们一起欣赏。

3:走出去看一看转一转,拍一些我们身边美丽的风景。

4:不要忘了再读读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太美了,还有课文中的生词也要掌握。

5:读课文的时候要想象画面来读。

6:朗诵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7:观察身边的大自然。

8:观察周围的一处景色,准备写作。

9: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板书。

师:我们只有提前做好准备,才能真正走进壮丽的祖国山河,期待大家在分享展示课上有精彩的表现。下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