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也是奥运会参与者 体坛何时接纳同性恋

标签:
体坛同性恋奥运会杂谈 |
分类: 新闻资讯 |
http://s4/middle/9806a32egc6ad6fcf6513&690体坛何时接纳同性恋" TITLE="同志也是奥运会参与者
1992年底,德国足坛爆出一件新闻,两名足球运动员在本队获胜后,竟众目睽睽之下拥抱在一起接吻。此举在当地引起一片哗然。20年过去了,体坛对同性恋的接纳依然举步维艰。
奥林匹克在古希腊兴起,而古希腊是对同性恋最接纳的社会。那时同性恋不是可耻之事,那时男子可以互相爱慕。那时的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一小撮彼此相爱的士兵并肩作战,可以击溃一大群军队。”与此对应的论据就是,斯巴达的军队在很多战役里都因士兵们这种“同性之爱”而赢得了战争。底比斯圣军则由一对对彼此相爱的士兵组成,曾转战30多年,战绩辉煌,最后一役被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击溃,300名圣军战士几乎全部阵亡。
既然奥林匹克的发源地可以宽容男子相爱,为何到了人类文明大发展的今天,体坛依然无法接纳同性恋呢?
现状:伦敦奥运只有23人公开出柜
射箭女选手凯伦·霍尔泽:通过参赛对抗同性恋歧视
据外电报道,在伦敦奥运会上,有23位运动员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而参赛运动员希望通过参赛有助于对抗同性恋歧视,南非射箭女选手凯伦·霍尔泽就是其中一位。
霍尔泽直到自己的比赛结束之后才公开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女子射箭比赛中她在64人中排名第46,她表示大部分人都在专注于比赛,所以比赛期间不能发起其他战斗。“我希望这给大家信心,我们越能站出来,谈论这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同性恋不是什么问题,我们才可以前进。”
根据同性恋体育论坛OutSports调查,伦敦奥运会上有23人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北京奥运会上只有10人,而2004年雅典奥运会是11人。到目前为止,参加过夏季奥运会的运动员,一共有104人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美国队是最多的,一共有27人。
美国女足中场大将梅根·拉皮诺埃:“记住,我是同性恋”
“我是个同性恋,是的,记住吧,我是个同性恋。大家可能都觉得这是一个禁区,但是我觉得我可以告诉大家。”美国女足中场大将梅根·拉皮诺埃在接受《Out》杂志采访时说。
拉皮诺埃的女友是澳大利亚女足前锋萨拉·沃尔什,她们彼此已经交往了三年。去年10月份,拉皮诺埃曾短暂前往澳大利亚女足联赛踢球,并且还与沃尔什并肩在悉尼FC踢了两场比赛。
美国网球明星纳夫拉蒂诺娃:高调承认同性恋
美国女子网球明星纳夫拉蒂诺娃能高调公开承认自己是一名同性恋者,这与美国开放的社会制度有关。据报道,她与女伴“分手” ,就好像一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朱迪于1984年离开和她共同育有两名子女的丈夫,与纳夫拉蒂诺娃同居,直至90年代初分手,要求对方支付170万(相当于所有资产的二分之一)赔偿费。这场官司曾闹得沸沸扬扬。
并非所有人都能接纳纳夫拉蒂诺娃同性恋之举。前大满贯网球赛冠军玛格丽特·考特毫不客气地称纳夫拉蒂诺娃是同性恋者,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坏角色。她说:“我不希望一位冠军人物在青少年心目中建立不良形象。叫我怎样向孩子们解释说, 她是一个同性恋者。”
NBA前火箭队球员约翰·阿米奇:作为同性恋球员 职业生涯一路艰辛
NBA前火箭队球员约翰·阿米奇是NBA历史上第一个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的球员。2007年2月,在ESPN一档名为“Outside the Line”的节目中,阿米奇首次公开宣称“我是一名同性恋者”。在情人节当天,他又顺势推出了自传《中间人》。在自传中,他详细介绍了自己作为同性恋球员在NBA的职业生涯的艰辛,其中也涉及他的恋情。他同时是美国四大职业联盟(NBA、MLB、NFL和NHL)中第六位公开自己性倾向的运动员。
2011年5月,58岁的太阳总裁里克·维尔茨首次公开自己的同性恋取向,他表示,此举是为了打破男子职业联赛里对同性恋者的沉默,他希望自己能为那些因为自己性倾向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怀疑的人,做一个榜样,无论这样的人是球员还是球队管理者。
分析:是什么让他们隐匿性倾向
同性恋话题是美国职业联盟禁止谈论的话题,马丁与库班的嘴仗中涉及这个话题,被联盟罚款超过两万美元,蒂姆·哈达威曾经因为发表同性恋的言论,失去了参加全明星的资格,科比因为冲着裁判本尼·亚当斯喊出歧视同性恋者的侮辱性单词(Faggot),被联盟罚款10万美元,并公开道歉。
勒布朗·詹姆斯说:“在NBA,一旦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后果便是很难在此生存下去,因为你会搞僵更衣室气氛,失去队友的信任。”同时,球迷的鼓噪也是你无法屏蔽的,英格兰、意大利球迷无礼尚且搅三分,球迷骚乱和种族歧视屡禁不止,何况您还是个“古里古怪”的同性恋。
而对于网球这样的个体和高端项目,纳夫拉蒂诺分析说:“我并不知道哪些男子球员是隐蔽的同性恋者,但我确信他们中的一些人将自己伪装成异性恋者,因为他们担心会有不良的后果,例如失去赞助合同,受到同行和球迷的歧视等等。”澳大利亚名将斯塔布斯说:“如果有位知名男球员出柜的话,我会为此感到高兴,但即便他选择沉默,我也能够理解,毕竟,你从事的是网球这个高端项目,你可不想给自己找太多的麻烦。”
曾赢得过39个大满贯冠军的比莉·简·金是上世纪中叶女子网坛的天皇巨星,由于当时存在着同性恋选手不得参加女网比赛的规定,她直到退役后才得以公开自己的性倾向。
而在体坛上,数女足最易曝出同性恋。有评论称,激烈的冲撞注定了踢足球的人要有大量的雄性激素的分泌,所以,足球女运动员在客观上就有更大的同性恋倾向。在中国,足球队多采用长期集训的方式,女球员们长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长期接触不到异性,这就更加促使了同性恋的产生。其实,不仅中国女足中同性恋现象突出,全世界的女足都有这个问题。曾经,还有北欧的女足球员为了踢足球而割掉了R房,这本身就是一个同性恋宣言。
展望:多元、自由、公平万岁
体育圈对同性恋憎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英国足球运动员法沙努在宣布自己是同性恋8年之后自杀,他的兄弟现在仍然否认他是同性恋。
“所有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运动员都来自美国、欧洲或者澳洲,没有人来自亚洲和非洲。在中东和非洲,同性恋会被杀。”OutSports的创始人之一齐格勒说。
虽然如此,但体坛对同性恋也正在逐步接纳中。同性恋权力组织希望国际奥委会可以打击对同性恋的歧视,更多的同性恋运动员则站出来,为同志爱赢得人道主义关注。
自1982年开始举办的“同性恋运动会”(Gay Games)就是一个典型。运动会四年一办,第6届同性恋运动会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举行,有超过14000的参赛者参与了超过30个项目的运动比赛和文化活动。
而首届“世界同性恋运动会”(OutGames)则于2006年8月在“同性恋天堂”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来自全球11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3000名同性恋及变性选手参加了35个项目的角逐,运动会上所有的纪录都得到了国际体育组织的承认。开幕式上,加拿大奥运游泳冠军图克斯伯里和美国网球名将纳夫拉蒂诺娃共同宣读了以“多元自由万岁”为主题的《蒙特利尔宣言》。
2009年7月,以“热爱自由,自由的爱”为口号的第二届世界同性恋运动会在丹麦哥本哈根打响。值得一提的是,在男子沙滩排球比赛中,中国选手李赞东和马来西亚华人肖恩·李组成的华人队一路过关斩将,勇夺金牌,实现了我国在世界同性恋运动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详细报道)。
同性恋乃至酷儿,正在消除体育性别差异化
社会普遍认为,真正的运动包含许多有男子气质的事情,比如展现侵犯性和控制别人的身体。男性被赋予更多运动场内外超越女性的力量。一旦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性气质定义为攻击性和竞争性,那么真正的男人都必须是以异性恋为取向,同性恋变成了一种贬损性的身份标签和不正常的生活方式。
根据简·科德威尔的《体育、性与酷儿理论》,同性恋运动员正以多种方式应对与消除同性恋恐惧症。一些人参加运动,只是为了忍受疏远和孤独; 有的人把运动当做可以向自己或别人证明其性别气质的隐蔽场所;有的人组织同性恋运动会,以集体的方式反驳体育活动与性别逻辑的必然联系。体育社会学家杰·科克利曾经以NBA 球员罗德曼为例,来表明球场上的强悍与生活中的阴柔极大地挑战着传统的性别思想。
同性恋乃至酷儿,正在消除体育性别差异化,这是研究者的态度。对于更多的他们来说,仅仅只是性倾向不同的运动员们,想要毫无压力的以同性恋身份高调亮相,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1. Matthew Mitcham (马修·米查姆,男,澳大利亚,跳水,24岁),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跳台冠军。2008年5月在奥运前夕公开出柜,成为奥运历史上第一位以公开同性恋身份参赛并夺冠的运动员,同时也是澳大利亚同志权益的重要代言人。
2. Sara Carrigan,澳大利亚公路自行车冠军。
3. Edward Gal (男,荷兰,马术,42岁)伦敦奥运会花式马术头号种子选手。Gal和他的爱马Totilas在国际比赛中屡获冠军。2010年世界杯一人一马独揽三项金牌。Gal和荷兰另一位术运动员Hans Peter Minderhoud是长期伴侣关系。
4. Carl Hester (男,英国,马术,45岁)2011年与同伴一同代表英国获得欧洲花式马术大赛团体冠军。大师赛个人比赛银牌得主。英国唯一公开出柜的奥运选手。
5. Imke Duplitzer (女,德国,击剑,37岁)德国女子重剑运动员,与团队获得2004年雅典女子重剑的团体银牌。
6. Megan Rapinoe (女,美国,女足,27岁)2011年女足世界杯银牌队伍成员。今年公开出柜。女友是位澳大利亚女足运动员,两人已交往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