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海南儋州峨蔓盐丁村千年盐田晒海制盐火山岩盐池 |
分类: 古村古镇 |


盐丁村晒海制盐上千年,只剩老人会制盐
火山岩串起来的盐丁村,晒海制盐1200年,比洋浦古盐田规模更大,形制上也多了一些精致的盐池,现如今,
村里只剩老人还会古法制盐。
很久以前,火山爆发,岩浆像泥石流般奔涌,流经之地与海水相会,形成如今看到的满世界的黑色石头。这
些石头叫做火山岩,上面布满气孔,大的有一米见方,小的米粒大,与海相伴,像是大海的卫士。
一千年以前,有人居住在了这里,并利用海水,晒海制盐。火山岩被凿成砖一样的形状,砌成晒盐池,或者
直接凿成砚台状,成为晒海制盐最有价值的盐田。
盐丁村,便是这个用火山岩堆砌而成的古村。石头房子、盐池、红树林、仙人掌,还有渔船,人们在不同季
节做着不同的事情。因为没有耕地,除了晒盐,便是打鱼。
在食用含碘盐之前,盐丁村晒海制盐还算红火。现如今,只有老人家还沿用传统古法制作海盐,年轻人已经
不会了。家家户户的盐田,像古村一样古老,古董般的盐田,像是一幅幅生动美丽的风景画,静静地将过往
的故事传唱。
好奇心驱使,总想弄个明白,海水怎么就晒成盐了呢?天不亮起床赶路,快到盐丁村路上,为了给对面会车
的货车让路,自己的车子刹那间只听得“咣当”一声,车子倾斜,前轮掉到了沟里,没翻车算不算好运?货
车司机是个好人,帮着把车子开了上来。顺便说一句,乡间小路实在太窄了,路两边都是小沟沟。
到达盐丁村的时候,阿婆们也已经陆陆续续到自家盐田了。
盐田组成:一是引海水的以沙土为平面的盐地;二是火山岩制作的晒盐卤的盐池或盐槽;三是过滤池,也
称沙漏;四是含盐卤的卤水缸(或卤水池);五是蓄海水池;六是引导渠;七是盐房等。

晒海制盐最佳时间,在每年的5到10月份。
大海涨潮时,被海水浸泡过的泥沙,等到退潮后,需要用木耙把盐泥耙松,下午2点以后,泥沙已经晒干,
再把盐泥耙成一堆。
晒泥沙的过程,需要半天时间,待晒干后,将含盐量较高的泥沙推拢成堆。下一步,过滤卤水。
卤水制作完成后,装缸备用。卤水晒盐,需要一天时间。从早上天蒙蒙亮开始晒,晚上就可以收获白花花
的盐了。
小伙子放假回家,帮助母亲做点事,说是晒海制盐全程下来,做不了,不想学。在收拢晒好泥沙环节,小伙
子很卖力。其余时间,只剩下阿婆一人在操作。

晒海制盐具体做法:选择平缓的海滩围成大小不一的盐田,待海水涨潮时将海水引入,盐田里的泥土吸入海
水后,经过日晒、蒸发,逐渐浓缩变成盐卤,再用稻草将盐卤里的泥沙过滤掉,最后将干净的盐卤引入卤缸
待晒。

一大早,阿婆把制作好的卤水从卤水池舀出来,运送到石盐池(槽)里。

打鱼的男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凯旋而归。
利用中午时间,去寻找古登石塔(古登塔)。
石塔位于峨蔓镇细沙村海边,由火山岩石砌成,涨潮时耸立在海中央,像是漂浮在海上的一艘船,退潮时,
便在火山岩石包围中,巍然屹立。我看到了后者,想近距离看到它,要走过漫长的黑色火山岩区,感觉10分
钟就能到达的地方,来回两个多小时,深一脚浅一脚,随时都有被石头摔下在乱石滩的可能。

卤水开始结晶了,仔细分辨,晶体呈不规则几何状,棱角分明。

夕阳西下的时候,阿婆开始收盐了,白花花的果实,是收获的喜悦,凝聚的不仅是汗水。低头看自己,黑白
分明的肤色,一天日晒已经变了摸样,焦灼的阳光实在太猛烈了,海水都能结晶,何况皮肤乎?

盐丁村,由盐丁,细沙,灵返,小迪四个李姓村组成,位于海南儋州市洋浦半岛北侧的一个海湾内,洋浦古
盐田则位于半岛南部约15公里的另一个海湾内。
盐丁村李氏宗祠,古塔用火山岩石雕刻垒砌。

这种用海水制出的盐,因不含碘,一般用来制作盐焗鸡和腌咸菜,如果谁要是上火了,冲杯盐水,还能去火。
海南人吃水果的时候,常常会放盐,比如菠萝、番石榴等,即使是吃西瓜也会洒点盐。

请支持原创图文,禁止复制粘贴。
谢谢关注羽佳zm博客和微博,在第一时间欣赏到旅行摄影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