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摄影游记母亲制作的粽子纪念屈原肇庆裹蒸粽和味龙虱 |
分类: 广东集锦 |
端午节去肇庆大快朵颐裹蒸粽
图文
又要到端午节了,朋友早早打好招呼,盛情邀请去肇庆品味裹蒸粽。
说到吃,就会想起热播《舌尖上中国2》,那叫一个畅快淋漓,那叫一个精彩无限。
说到粽子,这让我想起小时候,与母亲一同包粽子的快乐。
那时候,每到五月初,母亲就会上街买些粽叶、糯米回来,早早地将糯米泡上,以
便吃起来绵软。粽叶倒是上锅蒸好,晾干备用。顺便还会买些艾叶挂在门边,说是
驱虫。
我学会包粽子,得益于邻家有位老人家。她娘家曾是江苏连云港四大地主之一,所
嫁之人也在之一之列。小时候还考到南京女子中学读书,因文革丈夫被批,跟儿子
来到洛阳定居。
她告诉我说,她会包16个角的粽子,通常家常4个角的就很好看了,而其它邻居只
会包3个角的粽子,并很普及。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为自己会包四个角的粽子沾沾自喜,以此为荣。
我们家里以及邻居家通常包的粽子馅,有两种,一种是红枣、花生;一种是肉馅。
而我最喜欢我母亲调制的馅,无论蘸糖吃的红枣花生陷,还是鲜肉馅,都比其它人
家做得好吃。
每当粽子出锅,母亲总是拿一些,分给上下楼邻居有小孩子和有老人家的人家。
我们也会收到邻居家的粽子,大家吃得热闹、吃得快乐。
那个时候,谁家有好吃的,都会与大家分享,邻里街坊相处,像是一家人一样有情
有义。
来到广东后,吃过不少品种的岭南粽子,尤其对肇庆裹蒸粽,有特别喜爱。但邻里
之间,几乎不认识。
这种粽子,个头有四个馒头那么大,是一家人共同享用的粽子。
里面的馅很有意思,不仅有腌制的鲜肉,还有去了皮的绿豆。馅的位置很有讲究,
不是混搭。最外面一层是糯米,从外往里第二层是绿豆,中间是腌制好的肥瘦搭配
的鲜猪肉。这种粽子需要上火十几个小时才能食用。
吃起来的口感很香,很特别,糯米与绿豆、鲜猪肉、调料融为了一体,唇齿留香。
据说肇庆人制作裹蒸始于秦代,当时农民为方便田间劳作,便用竹叶或芒叶裹以大
米,煮熟后方便随身携带以作干粮。
至今,我还是喜欢家里自己制作的粽子。无论中原还是岭南,每次吃到亲人或者朋
友家里制作的粽子,总是让记忆中增加亲切的印记,那是一种难舍的幸福味道。
老字号的裹蒸粽,
裹蒸粽,
成行就市的肇庆粽子一条街,
长的、扁的、方的,形式多样。
现在品美食,
品味美食,
对粽子的定义,
版权声明:
本博客里的图文均属羽佳zm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任何网站、媒体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复制,
或利用其它方式下载使用。约稿、媒体采用或商业用途请用以下方式联系:
非诚勿扰,谢谢!
Cry Me River
演奏者为德国-美国混血的音乐神童大卫葛瑞,被BBC(英国国家广播电视)喻为“已经是传奇!”的提琴王子。
2008年,大卫葛瑞以1分6.56秒,等于是每秒13个音符的惊人速度,精准演奏完“野蜂飞舞”(大黄蜂的飞行),
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全世界速度最快的小提琴手”!
诚挚感谢新浪编辑将本博推荐至新浪博客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