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摄影游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陕西延安黄陵县轩辕殿5000岁黄帝种植的松柏 |
分类: 中国行摄 |
到天下第一陵寻根问祖祭拜黄帝
图/文
我们常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很多海外华侨,也常常回国寻根问祖,那么,我们的祖先是谁呢?
今天,我就带着这个问题,顶着烈日,找寻中华民族的祖先——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进行祭拜。
从西安驾车4小时就到了这里,这里就是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
离开停车场,顺着鹅卵石铺就的道路走进来,一条宽广的河流,在太阳下碧波荡漾,两岸柳树随风飘扬,一派青
山绿水的气势。
左转,一座小桥直通浩大的黄帝陵。
这座桥叫轩辕桥,为龙尾道,共设95级台阶,象征黄帝“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寓意。
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苍劲的松柏傲立庭院,据说是历史上最长命的柏树,由黄帝亲手种下。
这棵被称作“世界柏树之父”的松柏,树高19米,胸径11米,树龄达5000年以上。
大门的左右两边,是书法碑刻等古迹,是历代皇帝祭祖的碑文,还有书法家的碑刻。再往里行,可以看到黄帝
脚印、“人文初祖”大殿、祭祀广场等景点。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五千年前出生在中华大地西北黄土高原的
沮水河畔的沮源关降龙峡,时间是农历的二月初二。
从此,就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吉祥之说。
黄土高原,坦荡浑朴,博大雄沉,山丰土厚,土色呈黄。黄乃地之正色,象征着吉祥喜庆,为古人所崇尚之色,
土乃五行之尊,万物之本,轩辕以土德称王。故轩辕号曰黄帝。古文献记载有三皇五帝,黄帝是三皇之一,又是
五帝之首。在炎帝后期,黄帝于乱世起兵,以德号召天下,战败炎帝于阪泉,代炎帝为天子,后又战胜蚩尤于涿
鹿之野,结束了远古战争,统一了中华民族,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中华文
明时代从此开始了。
历史上的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黄帝后裔,所以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通过了解黄帝的丰功伟绩,深深地感受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先祖,是中华儿女的根。
巍巍桥山、古柏苍翠,见证了这里的一切。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黄帝陵为全国首批确定的5A级旅游景区。
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
年。
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今年清明时节,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帝陵举行。海内外1万多名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黄陵轩辕殿祭祀广场,
追念人文初祖功德,表达炎黄子孙追思。
据说公祭的最大亮点,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新版乐舞告祭《轩辕大典》,重现八佾之舞的盛况,彰显中华“第一祭
祀乐舞”的文化气象。乐舞告祭分为《序礼心祭》《乐祭尚礼》《舞祭明德》《龙祭复兴》4个部分,淡化了歌
舞表演风格,更显肃穆庄重。
旅行小贴士:
1、到黄帝陵祭拜或参观,可自驾也可跟随旅行团。
2、对帝王而言,称之为陵;对老百姓而言,通常称之为坟。
轩辕殿右下方,就是轩辕黄帝的陵墓。
这一株古柏相传是轩辕黄帝手植,距今约有五千余年。
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
树旁有一碑楼,内嵌石碑一块,上写:“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
群柏之冠。谚云:‘七楼八擤半,圪里圪瘩不上算,’即指此柏。”据说,不久前对此树重测了一次,下围已达
到三十市尺,有人说,此柏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一株,称为“柏树之王”。
这里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
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
据说全国共有黄帝陵七处,甘肃、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都有黄帝陵,但只有桥山的黄陵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
纪念亭内还有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等题词。
墨玉刻制的黄帝浮雕像,设有神龛,神龛四周饰以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灵。
轩辕殿正中悬挂着我国著名书法家黄苗子先生书写的隶体“轩辕殿”匾额。
轩辕殿由36根园形石柱围合成40米×40米的方形空间,柱间无墙,上覆巨型覆斗屋顶。
顶中央有直径14米的园形天光。蓝天、白云、阳光直接映入殿内,整个空间显得恢宏神圣而通透明朗。
大殿地面采用青、红、白、黑、黄五种彩色石材铺砌,隐喻传统的“五色土,以象征黄帝恩泽的祖国大地。
整个轩辕殿形象地反映出“天园地方”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