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2013-04-07 08:44:16)
标签:

原创摄影游记

惠州博罗五村

龙华旭日村

陈百万传奇

出阁大道

分类: 广东集锦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图/文  羽佳

 

 

2013年清明,天气阴沉,按耐不住做宅女,决定前去广东博罗古村落五村自驾游,听说那里被入选首批中国原始村落,一定有不少故事可挖掘。

 

一大早从博罗县城出发,刚一出门,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一路上电闪雷鸣,非常吓人,暴雨大得几乎看不到路

面,感觉心里很不爽,如果是晴空万里该有多好,可是转念一想,出门在外,哪有那么如意的事情,何况广东不

是有种说法,雨是财嘛,这样一想,心里平衡多了。继续前行,原本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在暴雨中开了一个多小

时才到村口。

 

雨中的五村(五村也叫旭日村),静怡、古朴、厚重,完全没有其它古村落人山人海的场面。

只见村庄的远处山连山,村庄的周围被荔枝树、桂圆树、榕树所环绕,河塘比比皆是,村头的两颗高大古榕树,

似乎准备好了迎接游人的到来,在向行人诉说着村落的辉煌历史;一排排整齐的古建筑迎着村口,气派恢弘,第

一眼就感到它的与众不同;村边池塘的水中,被万点雨水敲打,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狗吠鸡鸣,

形成悦耳的乡村交响乐。

  

村里有一条通往山里的石板小路,原来有15公里长,3米宽,因年代久远,现在只保留了一小段。这段路,还

隐藏了当地富甲一方陈百万的传奇故事。

 

陈百万,是陈氏十七世祖,字瑞龙,人称“陈百万”,生于雍正四年,卒于乾隆四十九年,享年59岁。

据陈氏族谱记载,陈瑞龙3岁丧父,8岁开始跟随伯父出外经商,15岁白手起家,经营粮、油、糖、日杂、中草

药、建材等生意。他深谙经商之道,辛勤创业,讲究诚信,生意不仅遍布大江南北,还远至东南亚地区。据史料

记载,乾隆20(1755年)年曾捐助惠州丰湖书院、石龙、广州等地书院以及军需用品,惠州府吴琅太守赠予“积

著凝香”匾额。

 

“陈百万”名字的由来。因传说孔雀之眼可分辨世人财富的多少,因此早在清朝时期,广东就有以“孔雀开

屏”这种有趣的方式来选富豪。当时陈瑞龙年仅20岁就赚得第一桶金,雄心勃勃,闻此活动深感好奇,于是也前

往参评。结果骄傲的孔雀对他毫不理睬,更别说开屏了。他见到了许多乡绅名流,便暗暗鼓励自己。此后,陈瑞

发奋图强,更加努力经营生意,渐渐积累了万贯家财。五年后,当他再次来到广州参加这个活动,站在孔雀面前

时,孔雀华丽地开屏了。此事很快传到家乡,众乡亲都为村里出了一名“百万财主”而感到自豪和佩服。此后,

乡亲便称他为“陈百万”。

 

陈百万故居又名蔚园,整个古民居建筑显得雄伟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价值,至今保存完好。

蔚园始建于乾隆29年(1764年),历时4年完工,总面积达7000平方米,共90多个房间。格局呈矩形块状,分东

门和主屋两大部分,由东门进入,经过回廊,中间花岗岩石天井,两旁厢房,还带花园与庭院。

楼房与楼房之间的天井均用大理石铺砌,栋梁上用高浮雕和透雕的手法在上面雕刻了寓意吉祥如意的麒麟、奔

鹿、鸟雀、梅、兰、竹、菊和文臣武将等各类造型,连墙壁上也绘满了五颜六色的山水花鸟画和人物画。 

 

千金出阁大道(即石板路的由来,是古村落一街巷)

据陈家后人讲述,陈百万的小女儿自小生性聪慧,孝顺父母,深受陈百万疼爱。小姑娘长大后更是如花似玉,很

多大户人家纷纷上门求亲。而小姑娘唯独看上邻镇湖镇八围坳村一男青年。正值谈婚论嫁之时,一天,媒婆带陈

百万的千金前往八围坳村男青年家。不料下午回家时大雨磅砣,道路崎岖不平,天黑才回到家。往后几天,陈百

万见女儿茶饭不思,愁眉不振,便向女儿问个究竟,女儿唉声叹气回答说:“八围坳青年好是好,但往返不便,

以后想回来看看父母都难呀!”陈百万听后,有感于女儿的孝顺,为了让女儿安心出嫁,方便日后两家人的往

来,于是请来百名石匠,历时一年铺就一条全长约15公里,宽3米,直通女婿家门口的花岗岩石板路,后称“千

金出阁大道”。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此道仍是梅潭村的主道。“千金出阁大道”现只剩村中断续的一小段,

因上世纪70年代初,为蓄水抗旱,村民挖去一部分麻石,用以修筑一条长400多米的“龙华鸡心岭拦河坝”,使

周边乡村良田免受旱灾威胁,福荫万民。

 

五村现存的古建筑

五村(旭日村)现存古民居建筑600多处,都是砖瓦房结构,是一个集明、清、民国时期建筑文化于一村的稀缺

岭南古村落建筑群体,村里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建筑有四间祠堂和一处陈百万故居,其中陈百万故居、洛峰陈公

祠、聘君陈公祠于2010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族史

五村(旭日村)全部为陈氏族人。据陈氏族谱记载,五村(旭日古村)始祖始居中原颍河流域一带,南宋时期迁

至韶关南雄珠玑巷;陈氏121世祖孝显陈公(1150——1230)在江西石城县任职,谢政后携家室至东莞铁江2年;

陈氏后人约于1330年迁入龙华镇石门楼一带;明末清初时期再迁至五村(旭日村),繁衍生息,至今有近400多

年历史。

 

村名由来

古村位于龙华镇北面,罗浮山下,前临东江、左邻沙河、右依太平山、北靠罗浮山,诸山环抱,向挹罗峰,熠

熠红光万丈,巍峨碧嶂,宜长久乐居,故名曰“旭日”(康熙十五年1676年)。因地处山林之中,亦称“塱里

乡” 、“龙华塱”。解放初期土改时则为第五村,俗称 “五村”。文化大革命再用“旭日村”,沿用至今。

当地老百姓喜欢用五村的名字,如果说找旭日村,反而不知。

 

荣誉

1、五村(旭日村)成功入选由国家住建部、文化部等联合评定的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被专家学者誉为“岭南古民居建筑之典范”。

2、2013年初,五村(旭日村)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古村落(客家地区)。

 

旅游小贴士

1、五村位于惠州市博罗县龙华镇北面,距龙华镇约1公里。驾车到龙华镇,看到中石化加油站路口,直接进入约

1公里即到。

2、目前古村落还很原始,没有商业气息,但是要尊重客家人的习俗,不要冒然进入家中。陈百万家可以自由出入。

3、客家菜很好吃,价格不高,非常值得品尝。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陈百万故居又名蔚园,兴建于1753年。

该建筑坐南向北,共分3进,占地7000多平方米,共有90多间房子,历时4年才完工。虽已经历350余年风雨沧

桑,这些建筑却依然保存完好。细看屋檐斗拱等局部,到处刻画有寓意吉祥的山水花鸟和人物图像,其装饰则极

显精致和奢华。

据说没人能说清陈家具体有多少钱,而陈百万把黄金白银藏在腌菜坛子里运回家乡,每艘船放100多坛,用了10

艘船才运完的故事广为流传。

如今花巨资建造的房子依旧荫庇着后人,默默承载着那段家族传奇史。还因其显著的客家文化与本地广府文化

交融特色,与明清古建筑风格,成为古建筑研究专家眼中宝贵的“岭南古民居建筑典范”。
2010年5月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从陈百万家通往村外的石板路,即千金出阁大道。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左下为往外延伸的出阁大道,正前方古建筑,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进入陈百万家大门后的一进庭院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进入大门后的回廊,还设有地下排水孔。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蔚园中间是三进门的中厅,左右是形式一样的房屋设计。

整座园子屋顶盖的都是四五层厚的青砖瓦面,楼房之间的天井均用大理石铺砌,布局呈矩形。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清明、重阳是五村(旭日村)祭祀祖先的节日,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当地称扫墓。五村陈

家人会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为坟墓培上新土,折

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三进庭院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农历八月十四是古村落一年一度的节庆日,当地俗称“做会”。做会那天,外地亲戚朋友都会带上精心准备的礼

物,前来相聚探望,以此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主人家会准备好丰盛的菜肴,上好的酒水、果品招待亲朋好友。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蔚园内有一间房子格局格外美观,是当时陈百万用来接待达官贵族的地方。而房屋的门窗开得很低,窗口现已被

堵上。据陈百万的第11世孙、年过七旬的陈金陵老人回忆,这些达官贵族在床榻上抽大烟,门窗的设计正是为了

利于通风透气。而后人还曾见过,房屋顶端的大梁乌黑发亮,应为当年鸦片长期烟熏所致。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后院的古井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古村由蔚园、东园、大园、南边、大巷、梅花、永吉等7个村民小组组成,目前仍住有约400户人家,共有村民

1800多人,皆姓陈。

现存古民居建筑600多处(其中有3处省文保单位),主要为古祠堂、古民居、民国时期碉楼三大部分。房屋多建

于一两百年前,雕梁画栋,以“花岗岩石半墙,青砖到栋,中间花岗岩石天井,两边房形相同”为特色。保存较

完好的大型宗祠4个,古井16口,灰塑、彩绘、木刻、石雕等艺术景观和古榄园等自然景观100余处。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平伯陈公祠

陈氏十四世祖平伯公之祠,建于清朝初期。该祠的宗祠文化特色鲜明,有戏台、古榕树、绿池,其灰塑、石雕、

木雕技艺的美轮美奂,呈现了陈家人在当时的地位,宛如一幅古典的村居图。祠内屏风、木雕等仍保存完好。

该祠于2010年5月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祠堂里的龙华大鼓安静地靠着墙壁,龙华大鼓在2010年已成功申报为博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氏家族的锣鼓表演,在村里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了。每个村小组都有一个大鼓,每个男丁都有一枚铜锣,所以

形成一人打鼓,几十人敲锣的表演队伍。每逢春节等传统节日,或者嫁女娶亲、子女入学、添丁、乔迁等喜事,

村民都会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场面喜庆热闹。【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明代嘉靖年间,皇帝允许民间建祠立庙后,陈家人纷纷筹资修建祠堂。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

外,各房子孙平时有事办红白喜事,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作为活动的场所。另外,陈家人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

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聚会的场所。现在也是村里老人们娱乐活动的好地方。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聘君陈公祠

陈氏十六世祖先聘君公之祠。始建于乾隆25年(1760年),此祠堂最大特色在于祠堂内的红石柱和红石墙,当地

称 “红祠堂”,当时,家族有人在朝为官或有名望的家族才有资格采用红祠堂这种装饰。

据族谱记载,陈聘君的儿子陈文炳,当时在朝廷任职,官衔“武略骑尉”(正六品),因此能为父亲建红祠堂。

该祠于2010年5月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祠堂建筑结构皆为两进一厅式,设天井排水。建筑装饰有木雕、石刻、砖雕、灰塑等,做工精细、考究,极具艺

术性及观赏价值。【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宗祠对面的池塘在暴雨中,如烟蒙蒙,木瓜树上结出的木瓜,一嘟噜,硕果累累。【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美好的开始  钢琴曲

 

【博罗】探秘400多年原始村落五村的传奇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