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图文美食丽江腊排骨雪域高原跑地猪水性杨花红心土豆 |
分类: 中国美食 |
高原腊排骨火锅美味得令舌尖跳跃
图/文
(禁止任何转载、复制、粘贴,请自律)
丽江腊排骨火锅,为纳西名菜三叠水第三叠,热烈叠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菜。三叠水,等同于纳西人的满汉全
席,只有宴请最尊贵的客人才上此菜。相传当年徐霞客游历丽江,纳西土司就曾用108道“三叠水”来款待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腊排骨火锅从以前的默默无名,成为现在风靡全城的“丽江第一锅”。
腊排骨有一股特别的肉香,原味得就像误入时光隧道,没有任何现代调味的破坏,令舌尖震憾。你会忘乎所
有,完全沉浸在嘴嚼的回味中,不愿离去。而整个品味过程,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丽江腊排骨的特别,主要是选自放养在雪山高原中,纳西族的走地猪,经腌制后风干而成。
如此美味的腊排骨火锅,是丽江的招牌菜之一,为什么不能像水煮鱼那样风靡全国呢?
原来丽江腊排骨的制作方法中,腌制是个技术活,用料似乎及其简单,但最关键的一个要素,那就是腊排骨的制
作,所要求的天气情况极其重要。
丽江的年平均气温为13℃-20℃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18℃-25℃,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12℃,温度较低,而
且天气干燥,这样的天气最适合制作腊排骨,其它地方,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同时制作腊排骨对跑地猪的要求也很高,这样才能保证其美味的品质。
腊排骨是选用上好的排骨,加上适量的盐腌制24小时,然后取出挂在阴凉透风的地方晾10天左右,时间越长腊
香味越浓。而且忌太阳曝晒,忌虫蝇。为了防止虫蝇,人们一般都会将排骨挂在四面都是纱网的柜子里,即通风
又能挡住虫蝇。
丽江腊排骨火锅,即把腌制好的腊排骨斩成小段,放入砂锅中,配上云南本地产韭菜根、紫心土豆、水性杨花
等时鲜蔬菜一起炖煮,即成“腊排骨火锅”。
腊排骨火锅具体吃法:
腊排骨
先把腊排骨放入砂锅中炖煮,没过多久,排骨软糯而不离骨,浓浓的腊香味直灌嗅觉,直击心底,欢喜感瞬间开
花,当你吃上一块,就会停不下来,一会儿功夫,桌边象山一样的骨头会让你吃惊,这些都是你吃的吗?
白花花的韭菜根
我们平日里吃的韭菜很常见,可是从没有见过更别说吃它的根了,这次品味腊排骨火锅,第一次看到韭菜根,而
且成为火锅中美味之一。顺序是将洗得白白净净的韭菜根铺在砂钵锅底,文火炖开至汤色醇白,然后倒入腊排
骨。
水性杨花
光听着名字,就恨不得把它吃掉。这道菜是丽江的一道野菜,花开水面洁白无暇,而植株却在水中,花因水波而
随波逐流,口感丝滑而醇香。
紫心土豆
这种土豆顾名思义,就是土豆心是紫色的,用花刀切出来特别好看,是云南当地品种,如果不是服务员介绍,谁
也猜不出这是什么,口感比我们平日里吃的土豆硬一些。
蘸料
可以自己随意搭配,喜欢辣的、喜欢酸的、喜欢咸的、喜欢蒜的,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建议尝一尝丽江的辣
椒,绝对是你没有吃过的辣椒味道,直钻鼻孔的辣味。
吃得太过瘾了,再来份腊排骨,就这样,不知不觉中,5人共吃了三份腊排骨。
心里的感动也随之蔓延,有多久、多久没吃过这样的味道了,然而还要多久、多久才能再回丽江。
关于火锅的起源,经查证,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是在三国时期或隋炀帝时代,那时的“铜鼎”,就是火锅的前身;
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东汉,出土文物中的“斗”就是指火锅。可见火锅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重庆火锅
早在左思的《三都赋》中有记录,可见其历史至少在1700年以上。
《魏书》记载,三国时代,曹丕代汉称帝时期,已有用铜所制的火锅出现,但当时并不流行。到了南北朝时
期,人们使用火锅煮食就逐渐多起来了。最初流行于我国寒冷的北方地区,人们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
种肉食,后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日益发达,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各式的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到北宋时代,
汴京开封的酒馆,冬天已有火锅应市。到了清朝统治的年代,火锅涮肉已经成为宫廷的冬令佳肴。到了清朝末期
民国初期,在全国已形成了几十种不同的火锅而且各具特色。日本室町时代,火锅从中国传入日本时,在1338
年,日本称火锅为“司盖阿盖”又称“锄烧”。如今火锅还传到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
旅游小贴士:
1、到丽江旅游,吃一餐腊排骨火锅是一定要安排的。
2、吃腊排骨的地方到处都有,公认比较地道和实惠的要数新城象山市场的,象山市场的腊排骨火锅,一锅60
元,2人差不多花费100元左右。
切成段下锅前的腊排骨
水性杨花
红心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