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摄影游记清朝拴马石状元楼海洋乡古村落国子监太学生唐亨琦立读书好学遗风 |
分类: 古村古镇 |
在状元楼里找寻古村落读书好学遗风
图文
没曾想,在海洋乡大桐木湾村,如痴如醉拍摄金灿灿的大片银杏树时,还意外收获了古村落里面沉甸甸的点滴文
化遗风。
从停车场下来,左手边是村外的银杏林,直走是村庄。因此行目的是拍银杏树,自然一头扎进银杏林,像是银
杏树的粉丝一样,痴迷到了极点,眼睛似乎不够用,尽管天空飘着细雨,尽管光线不是太好,这会儿,什么都顾
不上了,一心一意只顾寻找合适的角度、合适的景点、合适的画面专心拍摄。
待镜头中装满如意的收获后,才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眼前的一切。看着看着就想去村子里面走一走,看一看村
庄里面村民的住宅,村民的生活,村民的风俗,随着脚步的移动,突然眼前一亮,一面古色古香的建筑跳跃眼
前,这里竟然还有这么古老的房屋!
原来海洋乡的大桐木湾村是湘桂故道,村口塘边的桂花树下有清代同治十三年国子监太学生唐亨琦立的拴马
石,树后是民国年间建的西式门楼,当年的私塾学堂还在。村中还有清朝嘉庆年间始建的古井,无论大雨洪峰,
井水始终清澈。村中还有保持较为完好的古民居,当年繁荣和富足可见一斑。
这就是我今天要去看的重点,古民居、状元楼、拴马石、大水缸等。
★ 古民居
古民居中保存较为完好,且最大的一进是清同治十三年恩授国子监太学生、光绪四年加授恩贡生一员唐亨琦的
祖屋,其建于乾隆晚期,为三进三天井结构,内先为大门堂,中为天井,天井两侧各有厢房,往里是住户的堂
屋,两侧各有耳房,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门堂、堂屋、耳房的窗棂上大多镂空雕刻有各种传统的花草虫鱼饰画,雕
造物生动活泼,刀工纯熟精细。
村里保存完好的还有五户古民居,其最大的亮点是庭院里都建有蓄水防火用的“太平缸”,形状特异,让人啧
啧称奇。
★ 状元楼
国子监是明清时期国家最高学府,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
太学生就是指在国子监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
贡献给皇帝,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
状元楼是民国年间村民集资兴建的,目的是为了弘扬学风,让村子里的孩子向国子监太学生唐亨琦学习。盖好后
把它作为村里的私塾学堂,供村里的小孩读书使用,现今还保存完好。
状元楼位于村中央,是典型的民国初年建筑风格,共上下两层,砖木结构。大门楼前有一小平地,中央皆用卵
石镶成八卦、大鲤鱼等图案,平地前端的古桂花树和古银杏树下,有两对雕有麒麟、蝙蝠、荷花、凤凰的科举石
坊耸立其间,从石上的文字得知该两对科举石坊皆为该村咸丰年间举人唐亨琦所立。
★ 拴马石
桂花树下共有拴马石6块。其中树右边的两块,为清代同治十三年国子监太学生唐亨琦立;树左边的两块为光绪
四年贡生唐亨琦立;还有两块在树底下横卧。
★ 大水缸
该村的古民居中现存有四口石板大水缸,均为五片大整石板合拼成,俗称“太平缸”,其功用为蓄水防火。其中
最大的水缸长2.72米,宽1.68米,高1.3米,能容约100担水。每个缸中都种植有与缸同龄的榕树,堪为一大特
色。
民国年间建的西式门楼,是当年的私塾学堂,也称“状元楼”,共两层。
桂花树下共有拴马石6块。其中树右边的两块,为清代同治十三年国子监太学生唐亨琦立;树左边的两块为光绪
四年贡生唐亨琦立;还有两块在树底下横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