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摄影游记黔东南苗绣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旅游 |
分类: 奇闻轶事 |
黔东南精美绝伦苗绣背后的传奇故事
图/文
小时候曾经学过绣花,用的是十字绣和普通绣法,算不上什么体系,曾经家里还拥有苏州的双面绣,自以为对
绣花并不陌生,而此次国庆黔东南一行,完全改变了过去的看法,因为在这里,我看到了美轮美奂、精美绝伦的
苗绣。无论是鲜艳的色彩,传神的图案,还是传奇的故事,都会令人赞叹不已。
在苗族流行一句俗话,叫“人比人,花比花”。所谓“人比人”,是指比歌舞;而“花比花”则是指服饰上的
织绣染。姑娘们从七八岁起,就开始学习挑花刺绣,到了十四五岁,就已掌握了相当的技术。传授方式都是母教
女,姐教妹和互相学习,没有拜师学徒的习惯。
苗族喜爱刺绣就像喜爱唱歌一样,几乎视若生命的一部分。
苗绣是相当著名的民族文化遗产,已经于2006年被名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绣是指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流传在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等地的苗绣有着不同的形式与风格。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时,身上穿的就是一套苗族盛装。在很多场合,苗族服装被当作中国少
数民族装扮的代表,而苗服被追捧最简单的原因是那漂亮的苗绣。
苗族姑娘好刺绣是与传说里的苗民南迁联在一起的,传说苗族过去是有文字的,是从中原一路迁徙而到今天
的贵州、湖南、云南、广西等地,但是在迁徙途中被长江、黄河的大水淹没,怎样才能记住家园、记住回家的路呢?
有位叫兰娟的女首领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离开黄河时在左袖子上缝一条黄线;渡长江时在右袖子上绣
条蓝线;过洞庭湖时在胸口处绣一个湖泊状的图案。以后,翻山越岭也绣个符号标记,待最后抵达可以落脚的聚
居地时,从衣领到裤脚,绣满密密麻麻的记号。
从此,苗家姑娘出嫁都要穿上一身亲手绣制的兰娟衣,为的是缅怀离去的故土,纪念英勇聪慧的前辈,同时也为
了承继前辈流传下的这份美丽,不忘祖业,激励后人。
在一块手绢大小的绣品上描述着苗族的起源。蚩尤的血变成红枫叶,蝴蝶在上面产了十二个卵,被雀鸟孵
化;其中一颗就是苗族的祖先,祖先带着苗人喂养牛羊,耕种土地,用火和刀反抗恶龙的掠夺。
苗绣中还表达了对中原故土的眷念。生活在中原大地的人们喜爱牡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苗族生活的西南地
区并不生长牡丹,而牡丹却是苗绣中经常表现的主题,这是昭示他们来自中原的符号。没有见过洛阳牡丹的苗族
妇女,凭借祖辈口传的记忆,她们针线下的牡丹自然烙下西南花卉的痕迹。苗绣中关于牡丹的图案,在历史的沧
桑中透着生气,使人感到了苗家人寻根的浓重相思。
苗族女性不仅传承着历史和传统,还绣着现代的生活。她们刺绣时不打底稿,不描草图,全凭天生的悟性、娴
熟的技艺和非凡的记忆力布局谋篇,显示了精湛的工艺和聪明的才智。
苗绣与苏、蜀、湘等绣品不同,苗绣不是工艺品,而是日用品,不是专业绣娘的杰作,而是每一个苗家女儿的
心血。近年来,苗绣为国际收藏新宠,不少精美苗绣已经流出国门。
龙纹苗绣最富有想象力与创造性,龙这一古老悠久的中华民族的图腾形象,在苗绣中得到充分而且非常多样的
记录和描述,从苗民祭祖大典吟唱的《苗族古歌》中,我们获知了央公就是姜央,他与龙、蛇、虎、水牛、蜈
蚣、雷公等十一个同胞兄长都是由枫木树心化生的蝴蝶妈妈所生,又由枫木树梢化生的鸡宇鸟孵养,于是姜央便
成了苗民的人祖,蝴蝶妈妈成了母祖,而龙兄长带领的众兽虫都成为与苗人粘带血缘的先祖。
曾有人说:“中国龙的躯体真正得到随意舒展的地域是在僻远而自由的苗疆” (参见徐炼《中国民间美术》(P
27)。
下图龙袍是苗王的服饰,典型的苗绣,价格几万元。
苗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时,东谢苗族是“卉服鸟章”,即在服装绣上许多花、鸟图样。明代时,贵阳
苗族喜用彩线挑成“土锦”,“织花布条”,“绣花衣裙”。清代文献记载苗族刺绣织锦的很多,如黔东清水江
苗族刺的“锦衣”和绣的“苗锦”。古州苗族刺绣亦多,今榕江县平永地方一户苗族农民至今还保存着两套乾隆
时代的男女服装,都满绣彩色花纹。关于贵州、云南、川南、湖南、广西各地苗族绣花、织锦,各种史书及地方
志多有记载。
苗绣画幅上以优美的水波纹、起伏的山脉纹、太阳星芒纹、蝴蝶纹、花蒂鸟兽等来表达民族迁徙、生命崇拜、宗
教信仰、神话传说的意蕴,再现卓绝民族生息繁衍的历史。很多喜爱民族文化的人用此装饰家居的同时,还能了
解历史神话传说。
下图的这个苗绣,只有抱枕那么大,实价3800元。
苗绣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技巧,刺绣的针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平绣、凸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挑
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来种。城市中长大的人们可能无法理解这种民风,但通过苗绣却能够体会其中
的奥妙。
苗族民间手工绣经常出现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纹样,刺绣纹样,如:人袒纹、龙纹、鶺宇鸟纹、蝴蝶妈妈及神奇怪
僧、民间传说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很强的震撼力。鶺宇鸟纹:苗绣以百鸟作为图案的很多,其中最为
姑娘们除了精心绣制节日盛装外,还悄悄地绣着只有自己知道的东西,人称秘绣。姑娘们秘绣时,都把窗户遮
严,不许人看,尤其不好意思让兄父看见。有时母亲或嫂子发现了,只会意地笑笑,从不声张。出嫁前夕,秘绣就结束了。姑娘将绣制封存起来,交给母亲保管。没有母亲,可以交嫂子;没有嫂子,就交叔伯母保管。
姑娘出嫁做了妈妈,孩子满月时,娘家来喝满月酒。娘家带来的礼物除了糯米、鸡、蛋、肉之外,还有姑娘留下
的秘绣品,孩子的奶奶们将年轻妈妈的秘绣品一件件清理,全是孩子的绣花帽、绣花鞋、绣花衣、绣包被等,整
齐地堆在堂屋的长桌上,主人客人一起来欣赏年轻妈妈的秘绣品,称赞她的手艺。
这一家销售苗绣服饰的老板,是一位当地苗寨姑娘,每月都会去苗寨中,收一些诸如帽子、鞋、衣服等一些手工
苗绣衣物,她称为这些叫老苗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