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harm_ls
pharm_ls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47
  • 关注人气:6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体秘密无限,现有认识非常局限,不利于疾病正确治疗

(2024-10-17 16:08:07)
标签:

癌症

健康

结肠癌

365

前几天和大家分享了我对二位教授因发现微小核糖核酸及其基因调控机制,而获得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一些感受,总感觉意犹末尽。今天再和大家聊聊对这一发现的一些看法。

物理界发现物质可以不断的细分下去,原来以为原子已是最小的物质,不可分割。随着观察手段的进步,又发现还可以分成电子,随着电子的发现,物理界意识到物质可以不断的分割下去,只不过观察的手段需要进一步发展。随着这些微小物质不断的发现,物理科学也在不断进步,很多以前无法解释的现象也有了更科学、正确的解释。随着认识的进步,一些新学科不断涌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但物理科学这些进步,似乎相对是静止的,只不过从过去我们不了解到现在有了全新、正确的认识。

但人体和物理科学这些新发现有本质区别。物理科学这些新发现的物质相关是静止的:A就是A,B就是B,C就是C。这些物质始终存在着,只不过以前没有能力观察,现在观察等手段进步了,我们有能力发现这些隐密的物质。而人体的很多物质(各种因子、遗传物质等等)新发现则与之有很大区别。因为人体很多新物质发现会打破甚至摧毁以前我们一些医学理论,困为我们到目前为止的医学理论都是建立在现有对人体认识的基础上,而一旦这些认识被修改甚至否定时,则现有的医学理论可能都会被打破或否定。因为人体(活体)一些物质(各种因子、遗传物质等)和物理学概念中的物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人体A或B或C等物质,它是有生命力的,它在各种条件下、在活体中它是会变化,它可以被一些条件或其他物质影响变成D或E,当然它也可影响其他物质或使体内一些环境发生变化。体内这些A、B、C、D、E等等物质(有太多、太多不一样的物质),它们即是独立的又是互相影响、制衡、配合,不断的产生新的生命体或体内各种环境,它们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而一旦生命消失,这些物质中有很大一部会烟消云散,我们可能根本无法发现。这就是生命的奥密,奇妙无穷!

在这里我还是要强调“活体”这个概念!为什么要这样强调呢?因为西医由于论理学上的问题,实际是没有办法去研究“活体”的。你不可能拿一个活人来做解剖研究(虽然有人非常残酷的尝试过这样的研究,但实际上一旦开始这种研究,机体会有抗御机制,它可能会表现出一系列非正常状态,从而使得研究者观察到现象是非正常的)。因此我们现在很多医学上所谓“伟大的发现”,有时可能也是真实状态的一个角落,而非全貌!包括这次微小核糖核酸的发现,它也是一个细胞中极其微小的部分,我相信还没有发现的类似部分或完全不同的部分还有很多、很多,而且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是会互相影响、配合、制衡、变化的!

人体奇妙无穷!它是上帝创造的!因此我们要完全破解它的秘密,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包括癌症这一疾病,我个人感觉癌细胞在体内产生,它也是机体为了适应体内、体会变化而产生的。它的产生、发展、变化和这些我们现在已知的(少量的)、不知道的(大量的)各种物质(各种因子、遗传物质、蛋白质),互相作用、影响、制衡有关。而且它们变化是动态的!因此我们现在西医根据一些发现(某个靶点、某个基因等等),大量研究各种相对应的药物(化疗药、靶向药、免疫治疗药物等),只能说是一种瞎猫碰上死耗子,成功的,只能说运气好、失败的则是大概率的!癌症治疗的客观事实就是如此!

人体作为一个活体,它的意识实际是可以影响人体很多活动!我们机体有很多活动(包括很多重大的代谢活动,甚至心脏、血管的运动)是在植物神经系统控制下而进行的。这一神经系统的一般人正常情况下并不会感到它的活动,但它的活动又是客观存在的,当然通过一些特殊的训练或一些特殊情况下,人也是可感知的,或加以控制。人体免疫系统从现在大量的研究来看,完全可以监控、发现、攻击、消灭癌细胞。我一直在考虑我们是否可能通过一些特殊的训练,用意识(意志)来驱使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可能大家会认为曹医生思维太天马行空了!但我感觉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但前提是不能大量使用干扰人体正常活动的各种“毒药”(化疗药、靶向药等),手术、精准放疗等肿瘤减负手段则可以合理使用,适当的保健品(大量病人使用过且被证实有一定疗效的,主要作用还是希望其能恢复免疫功能),甚至合适的针灸、推拿等。当然这些综合治疗,还是需要多研究、多探讨。但我感觉一些肯定治愈无望的癌症中晚期病人,真的值得去探索、尝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