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是五百年的天书吗

(2013-07-28 12:34:39)
标签:

中国历史文化

品读味文化

神奇土地

思想境界

文化

分类: 历史文化

这是五百年的天书吗

这是五百年的天书吗

文/神龙跨三江

 

    很多朋友都知道,在贵州省关岭县距黄果树瀑布约7千米的红崖上,有一块长100多米、高30多米的浅红色峭壁,上面刻着20多个十分神奇的符号。它们横不成列,竖不成行,似篆非篆,若隶非隶,既像文字,又像抽象的画,人们称它为“红崖天书”,据说迄今有500年的历史。那么,是谁在这荒山野崖上刻下这些令人悬疑的符号?这有什么历史意义呢?这就是500年的天书吗?

 

这是五百年的天书吗


    据有关资料介绍,五百年来,无数学者前仆后继地研究这些符号,力图破解其中的秘密,可是没有一个可以让人们信服的说法。对于天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推到上古或更久以前,远远突破了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架构,有人围绕发现它的时间寻找答案。也许,红崖天书的魅力就存在于这种地理奇观的人文氛围的纠葛之中吧。

 

这是五百年的天书吗

 

    贵州省关岭县,因境内的关索得名。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古时属于“鬼方”、“夜郎”,其地势险峻,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康熙帝称它为“滇黔锁钥”,并题匾挂在古驿道的御书楼上。清代田雯在《在黔.关索岭》中记载,红崖所在的“关索岭”就是乌蒙山的支脉,关索的得名据说来源于关羽之子关兴。蜀汉立国后,诸葛亮南征蛮夷,七擒孟获,作为大将的关兴,被这里的百姓赞为“帅”,“帅”与“率”是通假字,后来又误把“率”写成“索”。红崖上又称晒甲山,相传当年蜀军与孟获交战,曾败退到红崖山。士兵们缷下铠甲在山坡上晾晒,铠甲山由此而得名。

 

这是五百年的天书吗

 

    然而,在十四世纪之前,很少有关于“红崖天书”的文字记载。到了明代,一位名叫邵元善的诗人在游玩时,途经这里,发现了“红崖天书”,他被“天书”深深地震撼了,于是就写下了《红崖诗》:“红崖削立一千丈,刻画盘旋非一状。参差时作钟鼎形,腾掷或成走飞象。诸葛曾为此驻兵,至今铜古有遗声。即看壁纷奇诡,图谱浑领尚且盟。”至此,“天书”才为人们所知。

    这首诗写于1546年,邵元善形象地描绘了红崖天书的各种神奇符号,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天书与蜀汉时期诸葛亮南征在崖壁之上教南人图谱、歃血为盟的故事。这种说法一直延续到几百年后的清朝。

 

这是五百年的天书吗

 

    然而,到了清朝咸丰年间,考据之风盛行,对古迹文物的考订从简单的文史资料中取证向实物考古方面发展,使得人们对红崖天书的破译也结合了实践的精神。于是,便有郑宣辉、庄病况和张焕文等人开始对“诸葛碑”的说法提出质疑。郑宣辉在《红崖碑》中写道:“谁人岩畔写真形,篆留书成勒鼎铭。疑说武侯宣秘籍,应教钝汉傲图径。”

 

    从天书的发现年代看,最早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在此之前,为什么没有人发现呢?有的学者从文字的角度对符号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允”、“丙戌年”。当这几个字与明代的历史联系起来时,却充满着一个“谜”……

 

这是五百年的天书吗

 

    那么,红崖天书究竟藏了什么天机,让很多学者花费几百年的时间对它进行考究,结果还是百思不解呢?也许这些假设中就有一个历史的真相,也许天书就是“好事者”的杰作,也许直到有一天天书被大自然永远地抺平,人们也不会从中找到什么秘密。就让人们静静地端详它,感受它带给每个人的不一样的感觉,然后把自己的解读讲给别人听,去慢慢品味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吧!

 

 

这是五百年的天书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