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要落实好“四求”

(2013-05-08 22:01:58)
标签:

教学改革

新课程

教学理念

职责

校园

分类: 教育随笔

教师要落实好“四求”

教师要落实好“四求”

文/神龙跨三江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逐步深入,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规范,这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然而,很多地方在开展课堂教学评比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丢失了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盲目追求花俏、时髦,课堂上出现了不真实的热闹和形式上的走过场,从而失去了学科课堂教学的本真。那么,如何解决呢?笔者认为,应在落实“四求”上下功夫,以实现学科课堂教学的返本归真,以适应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教师要落实好“四求”


    一、立足实际,做到“求实”。如何求实?求实的含义有三层:一是课前教学准备要从实际出发。教材分析要到位,学情了解要到位,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效果如何体现,要做哪些预设生成,特别是学科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儿?像这些,我们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课堂教学的方法要实在。师生间、生生间交流合作要体现有效性,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等,应根据学情的需要、学生的特点来考虑。有效的合作学习仍是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基础上,克服学习的困难,提高学习的兴趣;三是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课堂作业要结合学习目标而有真对性地设计,要有利于落实“减负”精神,要充分体现课改理念,力争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认真去理解“求实”的三层含义,并按其要求付诸于行动,课堂教学就会呈现出新的亮点。

 

教师要落实好“四求”

 

    二、体现生活,注重“求导”。新课标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注重实践与思考。可见,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但笔者认为,不一定每一节课都有情境创设,传统的复习课也很重要,不能忽视。所以“求导”要注重两点:一是创设情境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要通过教师语言铺垫衔接,行为示范与辐射,引导学生适度复习旧知识拓展思维的训练空间来体现学科教学的原汁原味,体现学科课堂教学的本质;二是学科教学的情境创设要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科的趣味和作用,感受到学科知识就在身边,学科知识的运用就存在于生活之中。为些,要认真把握。

 

教师要落实好“四求”

 

    三、增强实效,体现“求活”。有效的学科教学还应追求实效,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要灵活。一节新授课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确定采取哪些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还是案例教学法等,教师要进行筛选、过滤。只有恰当的教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二是学法指导要灵活。要以人为本,让学生玩中学、在做中学、在交流中学,通过“说一说”、“比一比”、“画一画”等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适时放手让学生探究;三是师生互动要灵活。教师所提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设计,提几个问题、怎么提、鼓励哪一部分学生回答,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主动尝试、动手实践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增强学科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落实好“四求”

 

    四、提高质量,落实“求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所以要做到“三真”:一是教学要有真情。我们要以一片真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足够时间、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的兴趣,营造学与教的浓厚氛围,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二是评价要有真诚。我们要注重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表扬、赞赏学生,如,“你的回答很有创意”、“你能回答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等,如果把握得不当,将失去真诚,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即使是“批评”也要有“度”,少一些压力、指责,多一些鼓励,这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是生成要有真疑。即是说,要鼓励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有关信息并随之产生学习的新问题,不断形成生成有真疑、真疑促生成的良性循环,这利于增强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

 

教师要落实好“四求”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落实好上述“四求”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倍增;只要我们把握好“四求”的节奏,教育的“减负”就会呈现实效;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课改”的理念,教育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升。

 

教师要落实好“四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