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国皇帝孙权的“平衡术”

(2012-06-04 16:35:45)
标签:

这一招不错

文化

分类: 历史文化

吴国皇帝孙权的“平衡术”

 

吴国皇帝孙权的“平衡术”

文/神龙跨三江

     孙权(182——252),系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是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他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后裔,善骑射,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胆略超群,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和独到的政治眼光。东吴在孙权统治时期,始终保持着较强的实力,成为三国中延续时间最长,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曹操曾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吴国皇帝孙权的“平衡术”


   《三国演义》尚未写他坐领江东时的年龄,但是,孙策去世时年仅26岁,说明孙权时年也就20岁出头吧。要不然,吴国太夫人也不会对孙策说:“恐汝弟年幼,不能任大事,当复如何?”孙权寿终71岁,在大约50年的时间内确保国土安稳,与他擅使平衡术是分不开的。他,为什么要使用平衡术呢?
    曹操大军压境,东吴危难,孙刘联盟抗击曹操。孙、刘两家合则可相安一隅,不合则必被势力强大的曹操各个击破。赤壁之战后,孙权成为曹操的首敌,东吴的力量不足以与曹操抗衡,为拉拢势力还不强大的刘备抗曹,可以先借荆州给刘备,舍一隅而保江东八郡之安。为与曹操均衡,又不敢强索荆州,待北方战事趋缓,孙权就铁了心要索取荆州。孙权追讨荆州,也很讲策略,自知力量不足,则与曹操暗中结盟,构筑了新的平衡。
吴国皇帝孙权的“平衡术”

   
    孙权夺了荆州,害了关公父子,刘备大军伐吴,孙权为了御敌,派使臣见魏帝曹丕,陈说利害,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加九赐。曹丕的心思是看鹬蚌相争,他说:“朕不助吴,亦不助蜀,待看吴蜀交兵。若灭一国,止存一国,那时除之,有何难哉?”曹丕的心思是打破三家的平衡。陆逊大破蜀军后,孙权见好就收,又主动修补与蜀的关系,自此,吴、蜀通好。
    孙权坐领江东以来,若与魏斗,必与蜀和;若与蜀战,必与魏和。避免两方面受敌,使自己在斗争中求平衡。一遇失衡,则马上修补。
吴国皇帝孙权的“平衡术”


    综上所述,平衡就能保持稳定。三国时代,魏国强大,蜀、吴相对较弱,蜀、吴联合起来与魏抗衡,于是达到了平衡。后来,蜀、吴的势力有所增强,形成三足鼎立,三国相互制约,平衡的局面维持了几十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昭先破了蜀,平衡被打破了,魏、蜀、吴鼎立的局面消失了。
    这告诉我们:人生也需要平衡。人生若失去平衡就会不断摇晃。人生有三大平衡,即自我的生理平衡、自我的心理平衡、自我与环境的平衡。生理失衡难健身,心理失衡多忧愁,与环境失衡多灾难。三大平衡中,失去任何一个平衡,都有可能导致其他两个平衡的丧失,从而使人产生危机。
吴国皇帝孙权的“平衡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论大事、小事,如果哪里出了问题,就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什么地方失衡了。失衡了,就要恢复平衡。你只要改变一点点,就可以纠偏,使人生渐入佳境。

    身处困境,心情抑郁的人,不妨每天乐观一点点,豁达一点点;过于自傲的人,不妨看轻自己一点点;心浮性躁的人,不妨沉寂一点点;精明的人,不妨糊涂一点点……也许只要你改变一点点,便恢复了平衡,你的步伐就会越来越稳,越走越实在,人生的光景就会越来越灿烂。

 

吴国皇帝孙权的“平衡术”


吴国皇帝孙权的“平衡术”

 

 

感谢草根大讲坛栏目、感谢编辑部的博乐思文!您辛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