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普勒笫三定律的修正
(2012-01-26 09:42:57)
标签:
杂谈 |
行星公转的几何平均速度三次方乘上公转周期为一常数Κ, 以主要参考系地球求出:
地球:Κ=29790^3*365.256*24*60*60=8.344012083*10^20(米^3/秒^2)
水星:Κ=47890^3*87.696*24*60*60=8.322006264*10^20(米^3/秒^2)
金星:Κ=35030^3*224.701*24*60*60=8.345246314*10^20(米^3/秒^2)
火星:Κ=24130^3*686.98*24*60*60=8.339303924*10^20(米^3/秒^2)
木星:Κ=13060^3*4332.71*24*60*60=8.338787271*10^20(米^3/秒^2)
土星:Κ=9640^3*10759.5*24*60*60=8.327927469*10^20(米^3/秒^2)
天王星:Κ=6810^3*30685*24*60*60=8.37300221*10^20(米^3/秒^2)
海王星:Κ=5430^3*60190*24*60*60=8.326022393*10^20(米^3/秒^2)
冥王星:Κ=4740^3*90800*24*60*60=8.354772259*10^20(米^3/秒^2)
在上面的计算中,最大相对误差为:
8.37300221*10^20- 8.344012083*10^20/8.344012083*10^20*=0.35o/o
证明:任何以椭圆轨道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包恬冥王星和周期慧星),都可以用其半长径a和半短径b的几何平均值R=√a*b的等效圆轨道,和最大值与最小值瞬时速度的几何平均公转速度计算。有角动量乘以行星公转同-弧度不同Δt时间中的平均向心(和离心)速度守恒,Δt与行星公转周期T成正比,因此,有
公式(1) 中单位质量m=1可以消去, V是行星几何平均公转速度,T是公转周期, 有将(1) 式写成:
而在开普勒第三定律中采用的是行星公转轨道半长径R1作为等效圆半径,在轨道偏心率很小时,行星公转瞬时速度变化不大情况下是近似正确的,当偏心率大于0.9以上R1^2的面积已超出了椭圆的面积, 因此, 不合理误差很大。
在公式(1)中椭圆的面积S=π*a*b, 而等效圆的面积S=π(√a*b)^2=πR ^2 。而对于行星的非线性加速和减速,其公转切线加速度应该有相对论的表达式:
公式(3) 中a0是行星初始最大加速度, a是几何平均加速度, V是切线几何平均速度,C是光速。就是说行星的最大切线几何平均速度不能大于光速C。当行星公转速度接近光速C时, 角动量守恒开普勒第二、第三定律将不再严格成立, 必须进行相对论的修正.
为了求出地球公转周期T与Δt的比值, 应该有K
有
Δt=365.3*24*60*60/250.2=126146.76(秒)
将公式(2) 写成:
据公式(1)地球在126146.76(秒) 的向心平均速度为
用同样方法算出水星公转周期T与Δt的比值为:
水星公转轨道半长径a=0.3871*1.4959787*10^11=5.791*10^10(米), 偏心率e=0.2056
半短径 b=a√1-e^2=5.791*10^10*√1-0.2056^2=5.667*10^10(米)
水星在30283.5(秒) 的向心平均速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