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元敕赐雍国公家庙碑》先祖按扎尔说石抹氏

(2022-09-18 16:04:37)

甘肃礼县《礼店石氏家谱》存《元敕赐雍国公家庙碑》,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臣程钜夫奉敕撰,集贤学士资德大夫赵孟頫奉敕书并篆。这几天,陇西锡铭一直想弄清楚,按扎尔如此丰功伟绩的一个人物,他的姓氏却不能回归本质。这个,得从元朝蒙古、色目族的姓氏差异和变迁说起。

按扎尔为石抹氏按扎尔

陇西锡铭翻阅历史,按扎尔,《元史》有传,全名为《舒穆噜按扎尔传》,关于按扎尔参与西南的战役记载和石氏版《元敕赐雍国公家庙碑》基本一致,如1、“从都元帅阿敦攻泸州,按扎尔以战舰七十艘至马湖江,宋军先以五百艘控扼,按扎尔击败之”;2、“叙州守横截,军不得渡,按扎尔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破其军,夺其渡口为浮桥以济师。”(锡铭注:叙州,今宜宾有叙州区);3、“伐西川,破二十余城,成都守将田显开北门以纳师,宋制置使陈隆之出奔,追获之缚至汉州令,诱降守将王夔,防不降追兵攻之防,火牛突围出遂斩隆之。”等。

舒穆噜的变迁:述律氏,原来的回鹘姓氏,后加入契丹行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就是著名的萧太后。辽金被灭后,部分族人改为石抹氏,大部分加入到了满族,后改为舒穆噜氏。述律氏—石抹氏—舒穆噜,都是民族著姓。

至于"石抹氏"一支汉姓“石氏”一支源头,这个已成公论。因此,元史的《舒穆噜按扎尔传》,也就是《元敕赐雍国公家庙碑》的核心人物——大元帅吉连。

宋元期间,按扎尔怎么会放弃石抹氏如此显贵的姓氏,找一个在元朝早期可有可无、有了可能完全没必要的弄个累赘的“石”“赵”。因此《元敕赐雍国公家庙碑》只提“大元帅吉连”、不提石抹氏,是元朝蒙古族、色目族没有写姓氏的行文习惯。

赵世延从哪里来

在元朝,汉人地位底下的历史背景下,任何人搭上蒙古族、契丹和汪古部这些色目族,是进入高层的唯一途径。

现在知名史学界的礼县赵氏的《元敕赐雍古公家庙碑》,明显是修改过来的。最直接的是把程钜夫的《赵氏先庙碑》里的核心信息“陕西行御史台以永古特氏父子”换为“陕西行御史台以侍御史世延”,别的氏族信息修改的如“永古特氏”换成“雍古氏”,“武宣公”换成“忠宣公”,“曰卓裕勒嘉”换成“曰术要甲”,“配鄂喇(la)琨氏”换成“配韩氏”同时,潜移默化的套用了因为“追封雍国公、雍国夫人”而“敕建”的《敕赐雍国公家庙碑》的主要内容,把题目《敕赐雍国公家庙碑》的“国”字改为“古”,就成为了《敕赐雍古公家庙碑》。“雍古氏”就这样被杜撰出来了。

杜撰“雍古氏”的效果,立竿见影。《元史》记载:“延佑元年,省臣奏:比奉诏汉人参政用儒者,赵世延其人也。”帝曰:“世延诚可用,然雍古氏非汉人,其署宜居右。”遂拜中书参知政事。

这个记载说明,到延佑元年,即1314年,中书省的官员都知道赵世延是汉人,赵氏修改《元敕赐雍国公家庙碑》的动机和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历史似乎也证明他成功了。

果真如此的话,赵世延还有有可能利用手中权力,修改了部分石抹氏按扎尔的历史资料,因此给后代造成困扰。

那现在唯一的问题就出来了:赵世延从哪里来?

两种答案摆上了桌面:

1、程氏确定赵世延这一支真的是按扎尔的后代,但不被正统的“石抹氏”认同?那赵氏《元敕赐雍古公家庙碑》和程钜夫《赵氏先祖碑》都提到和“麟为汉军元帅”相对应的“故蒙古汉军元帅国宝”,姓甚名谁?蒙古名字叫啥?封号怎么来的?如此重要的人物,史书应该有明确记载才对,怎么渺无踪迹?

2、按照赵世延当时的位高权重,通过买通御用文人,修改、嫁接已经写过的现成碑文,这和现在通过关系“冒名顶替”别人身份上大学、参加工作的性质一样,弄一套假履历是完全可以的,这种模式历朝历代屡见不鲜。如果是这种情况,程氏受人之托、套用1308年已经刊立的《敕赐雍国公家庙碑》的主要内容,加一句““谨按永古特氏,云中世族,武宣公幼孤育于外,曰卓裕勒嘉,因姓舅姓,转而为赵。”,取名《赵氏先庙碑》,供赵世延修改成“雍古氏”以证明“根红苗正”,也就能说通了。

所以啊,陇西锡铭《甘肃金石录》自序的题目为:从说谎的石碑说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