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农历七月十二刚过。陇西锡铭认为,由于时代变迁,很多传统节日,内容已经发生变化,如七月七这个乞巧节变成情人节一样,陇中地区的七月十二这个传统的鬼节也发生了变化。
陇西锡铭查阅资料得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十二,陇西、通渭等陇中地区的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陇西、通渭等所在的陇中地区,盛产小麦,因此,本地人因地制宜,在这天把新产的小麦捏成喜庆的小孩子的样,取名“麦饍儿”,在天亮前把“麦饍儿”等一桌供品摆放在堂前,供祖先和家鬼们来享用。天亮了,孩子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开始享受这美味佳肴。
http://s13/bmiddle/002Mn5D9zy7dYecHXU8ac&690
图片说明:未出锅的“麦饍儿”
陇西锡铭提请注意一点:供祖先和家鬼们来享用,这就是鬼节开始的真正意义——新的农作物成熟,请来去世的祖先最先品尝新产的粮食作物,所以,这个节日一直没有变化的就是“家祭”。后来,佛教、道教等乱七八糟的宗教利用迷信活动,给这个节日添加了一些传说,诸如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要享受人间血食,即鬼要吃小孩等,于是聪明的农民就把面捏成小孩的样子,称“麦饍儿”糊弄祖先。
陇西锡铭需要说明一下:这个饍,同”膳“。“麦饍儿”,和黄土地上的陇中人去世后烧“纸马儿”、“纸人儿”的性质一样,是代替活人的;至于辣椒茄子,就和“金银斗”及献果等一样,就是一种心意了,只是不知道,茄子没有传到陇西、通渭这些地方的时候,顺口溜是怎么念的了。
陇西锡铭强调一点,十里不同俗。各地的鬼节时间上不一样,如同属甘肃的张掖等地的鬼节,就在七月十五,但全国各地,基本上都在农历七月十二到七月十五日这几天里,据传,这个时间的改变和蒙古族入侵滋扰有关,不再细说,但鬼节是家祭的核心没有变。
诗曰:
故乡人群里晒麦饍儿有感
石锡铭
农历七月一十二,家家都做麦饍儿。
孩童抢食留香久,就是不知过鬼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