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开始蹲地摊了,和老婆在一起,蹲地摊。
乌兰乌德真的很冷,零下38°的气温,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市场是露天的,里面的商户有中国人、越南人、蒙古国的人、当地的布里亚特人、还有犹太人和哈萨克、吉尔吉斯等地方的穆斯林。
条件比较简陋,有挡雪的棚子,脚下是木板钉是平台。面前有个柜台,也是木头钉的。人站在柜台里面卖货,严寒温柔地抚摸着每个人。
站在我对面柜台的布里亚特人要比我们长的强壮,他们戴着皮毛的帽子,穿着臃肿的大衣,和靴子,靴子外面还套这个套鞋,他们叫“秋尼”。给我的感觉,他们总是在吃东西,喝咖啡或茶,吃有奶油的小甜点心。我认为已经很厚的衣帽鞋袜,在那样的天气里,快就没有什么作用了。我又加了一件厚的棉服,买了两个厚的帽子,那种套帽,一个拆开,套在脖子上,一个戴在我原来帽子的外面,脚下也加了一个套鞋,那套鞋很大,有一尺多长,如果说鞋号,怎么也有80-90号,双层毛毡做的底,其他部分用羊皮缝制的。
这样一身行头穿戴上之后,才有了暖和的感觉。但是,还是不能停下来太久,还是要运动、走动。
说话声音很大的话,即使是房间的外面,也会被认为是不礼貌。吹口哨也是被认为不礼貌的行为。开始不知道,被人纠正过了之后,就注意了。难怪即使在人很多的场所,也没有感觉那么嘈杂。
身上暖和了,可是空气还那么冷,鼻子还是受着寒冷的刺激,不停的流鼻涕。和俄国人比,我们的鼻子真的不合适在寒冷的地方生活。人家的鼻子大,可以更好的预热吸入的冷空气,这是其一,还有一个比较有优势的特点,就是,俄罗斯人的鼻子大多是鹰钩鼻子,鼻尖比较大且下垂,有鼻涕的时候,鼻涕从鼻尖直接就滴下去了,而我们就不一样了,要吸入更冷的空气,还要品尝自己的鼻涕。嘴唇和鼻子之间的皮肤由于寒冷和鼻涕的共同作用,也慢慢皲裂了,特别难过。
这段在寒冷中的记忆,让我深刻的记住了。也让我更佩服严寒里生存的俄罗斯民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