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压铸机新型压射系统

(2011-12-19 10:57:51)
标签:

压铸机

压射系统

杂谈

        实用新型专利压铸机内置单向阀压射系统简介

                 专利号2011 0032736.9 )

              阜新新砼机械公司 技术总监

                    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孟凡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机床行业金属型特种铸造设备。主要用于有色金属(包括铝、镁、铜、锌等)压力铸造成形,属于少切削或无切屑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压铸机压射系统是决定压铸机产品性能的关键部件,目前传统压铸机基本采用利用浮动活塞增压的双回路三级压射系统。由于浮动活塞,属于被动关闭。这样建压时间相对较长。现在压铸机追求的是建压时间越短越好。特别是镁合金压铸件,由于镁合金冷却快,要求更短的建压时间才能保证镁合金压铸件的质量。如何保证现有压射结构基本不改变的情况寻求更短的建压时间是本实用新型专利主要追求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主要解决传统压铸机利用浮动活塞增压的三级压射系统建压时间相对较长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

 采用安装在增压活塞杆内的带弹簧复位的内置单向阀(附图二)代替原来的浮动活塞(附图一)。其主要结构(包括压射阀板,增压阀板)不变,原双回路三级压射系统的所有优点保留。只是通过缩短关阀距离来实现缩短增压时间。在增压过程中只有在快速冲型结束浮动活塞两端面压力平衡,浮动活塞才能停止移动。等待增压活塞快速移动关闭锥面开始增压。即使提前启动增压活塞,只要浮动活塞两端面有压差。也就是快速冲型没结束。浮动活塞会随增压活塞一起移动。所以提前启动增压活塞缩短建压时间的说法是不可能的,它只能帮助提高快压速度。实际测试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内置单向阀可以借助弹簧的力量快速关闭锥面开始增压。而不像浮动活塞等待增压活塞关闭开始增压,弹簧开启压力0.5MPa,也就是说内置单向阀两端面压力差小于0.5MPa时就开始主动关闭锥面开始增压,这样内置单向阀从增压开始时间。增压阀关闭距离都优于浮动活塞,以400吨压铸机为例做一个简单计算(见附图说明): 采用带弹簧复位的内置单向阀压射系统在关阀时间上,从原来的6.73毫秒缩短至2.63毫秒。相应的带弹簧复位的内置单向阀的压射系统的实际建压时间也将随之缩短。

 在压射活塞右端与内置单向阀之间增加活塞缓冲结构,进油口随着压射活塞动而逐渐增加,。实现匀加速的目的。使压射活塞起步更平稳。而浮动活塞压射结构无法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①压铸机压射系统局部改进,其他主要结构不变,达到缩短建压时间的目的。提高有色金属压铸件的产品质量。

②慢压射匀加速可以使压射冲头均速通过浇料口,防止卷气减少压铸件气孔。

③本实用新型专利相对带浮动活塞的传统压铸机成本降低,可靠性增加,维修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图1 是传统型浮动活塞压射系统构造剖视图。

  1.压射活塞,2.浮动活塞,3.压力油腔,4.增压活塞杆,5.增压活塞。    

图2 本实用新型专利内置单向阀压射系统构造剖视图。

 2.压射活塞,6.内置单向阀,8.增压活塞杆,9.压射回程固定顶杆 10.增压活塞。                          http://s4/middle/97bfca24gb4698e14aad3&690

http://s5/middle/97bfca24gb4698ebd8ba4&690具体实施方式

内置单向阀压射系统建压过程。此种压射系统通过压射连接体(3)将压射缸(1)与压射阀板(13)进行连接。压射阀板(13)通过螺钉将增压阀板(14)进行连接。其增压活塞(10)在增压阀板(14)中。压射启动时由压射阀板(13)供油,通过增压活塞杆(8)中间过油孔打开内置单向阀(6),由内置单向阀(6)通油孔将带缓冲斜面的压射活塞杆(2)匀速推动,保证压射冲头匀速通过压射室浇料口防止卷气的产生。当压射压力平衡时,弹簧(5)将内置单向阀复位。此时,增压启动阀(12)启动。压力油将增压启动阀(12)打开,压力油通过增压启动阀(12)推动增压活塞(10)带动增压活塞杆(8)往左运动,将内置单向阀(6)关闭,进行增压。增压时,因为内置单向阀已复位,所以大大缩短了增压建压行程,建压时间也将随之缩短.


                         辽宁阜新新砼机械公司.2011.12.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1年11月28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