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皋狼是郭狼吗?——读《史记》随笔

(2016-03-15 21:53:07)
标签:

《史记》

《赵世家》

皋狼

宅皋狼

蔡皋狼

分类: 史记随笔

皋狼是郭狼吗?——读《史记》随笔
皋狼是郭狼吗?——读《史记》随笔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後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後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後为赵。

季胜生孟增。孟增幸於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幸於周缪王。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

赵夙,晋献公之十六年伐霍、魏、耿,而赵夙为将伐霍。霍公求饹齐。晋大旱,卜之,曰“霍太山为祟”。使赵夙召霍君於齐,复之,以奉霍太山之祀,晋复穰。晋献公赐赵夙

自造父已下六世至奄父,曰公仲,周宣王时伐戎,为御。及千亩战,奄父脱宣王。奄父生叔带。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去周如晋,事晋文侯,始建赵氏于晋国。

                         

以上是《史记赵世家》开篇对战国时期赵国由来的记载。

赵国和秦国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中衍”,他是商朝第九位帝王大戊驾车的御夫。中衍的儿子蜚廉即传说中的风神,他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恶来(即助纣为虐的恶来),他的后人建立了秦国;一个是季胜,他的后人建立了赵国。也是赵姓的起源。

其中赵国最早的封地“宅皋狼”和“赵城”以及后来的“耿”,是赵家立足的三个支点。“赵城”毫无疑问旧址在今天山西洪洞县的赵城镇。“耿”,即春秋时期的耿国,被晋献公伐灭,【索隐】杜预曰:“耿,今河东皮氏县耿乡是也。”在今山西河津市。

那么“宅皋狼”呢?

《赵世家》云:“孟增幸於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先云“宅皋狼”,紧接着就是孟增“皋狼”,“宅皋狼”是一个地名吗?还是“宅”作为动词讲,是“使居之”的意思呢?《史记》“集解”和“索隐”似乎是把“皋狼”作为一个地名,而“宅”是作为动词用的。

【集解】徐广曰:或云皋狼地名,在河西。

【索隐】….按《(汉书)地理志》,皋狼是西河郡之县名,孟增幸于周成王,成王居之於皋狼,故云皋狼。

按照这个通行的解释,皋狼即西汉时期的西河郡的皋狼县,旧址在今山西方山县。

有人说:“皋狼故城,史书多言在永宁州西。今据戴东原《汾州府志》和胡宗虞《临县志》所载,“当在后周窟胡县地”,即隋之修化县。据考,窟胡县在临县南百里、离石北六十五里之南村堡。1963年文物普查中,发现方山县南村堡有汉代古城遗址,即皋狼故治之所在。又,旧说武乡县西北五十里有皋狼城,即智伯所求之皋狼,恐误。”

方山县南村是我姥姥的老家,我去过,出离石沿北川河向北,稍有点偏东北,经大武镇继续沿河往上走20多里路就到了南村,南村坐落在北川河东岸的山坡上,据说“左国城”旧址也在南村,我没有去看。

我有一点疑问,西周早期这里尚是“犬戎”杂居的地方,周成王怎么会把这里封给孟增呢?东晋时期的徐广作《史记音义》,唐代张守节的《史记集解》引用他的话:“或云皋狼地名,在河西。”这里的“或云”即“有人说”,似乎就含有人云亦云的意思。司马贞的《索隐》根据《汉书地理志》说“皋狼是西河郡之县名。”后用了一个“孟增幸于周成王,成王居之於皋狼,故云皋狼。”“蓋” 即“大概”,也有“或云”的意思,也不敢肯定。

《赵世家》赵武灵王十九年,赵王与楼缓谋划“胡服骑射”时说:“我先王因世之变,....立长城,又取郭狼,...”这里“蔺”与“郭狼”并提,两地应该相距不远,“蔺”在今柳林孟门镇,可能“郭狼”就在今方山县,两地过去俱属西河郡,方山汉代名之为“皋狼县”应该是有一定根据的,我们不得而知。估计孟增的“皋狼”不是方山的“郭狼”。

“宅皋狼”与《战国策.赵策》里的“蔡皋狼”似乎是一回事:智伯帅(率)了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灭之。休数年后……又使人之赵,请蔡皋狼之地,赵襄子弗与。”这个“蔡皋狼”是不是“宅皋狼”呢?《赵世家》没有记载地名,难以係联,“知伯益骄。请地韩、魏,韩、魏与之。请地赵,赵不与。

一般典籍“蔡皋狼之地”标点为“蔡、皋狼之地。”显然春秋时期的晋国与远在河南南部的蔡国无关。但是山西还有两个地方认为就是那时的“皋狼”。一个是“武乡”,一个是相近的沁县。认为当时在那里还有一个“蔡国”或“蔡州国”,所以称为“蔡皋狼”。

武乡说”的依据是康熙版《武乡县志》,云:“武乡,《禹贡》当冀州之域,春秋时为蔡皋狼地。”并有脚注:“战国策智伯瑶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即此。”

皋狼是郭狼吗?——读《史记》随笔

沁县说”的依据是乾隆年间《沁州志》,云:南涅水古为蔡皋狼之地,汉置涅水县,….

 虽然“武乡说”和“沁县说”似乎仅仅是根据清代的地方志提出来的。

另外,还有个“光狼城”在长治高平西南,《史记·秦本纪》载:“二十七年(前280年),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其地理位置似乎相对合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