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胜为右——读《史记》随笔
(2016-03-13 22:22:26)
标签:
《史记》晋世家战争屠杀 |
分类: 史记随笔 |
读《史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简直就是一部战争史、杀伐史。初读,书中看似平常的“围、攻、伐、灭、袭、击、勝”这些字,每一个字都是血淋淋的屠杀,估计经历过战争的人对这些“字”的感受肯定是和我们不同的,这些字眼肯定会有摧人心肝的切肤之痛。“晋军败,走河,争度,船中人指甚众。”
远离战争是人类的福祉,追求和平是人类的希望。
下面是摘自《史记晋世家》的一些统计数字及部分例句:
1.全篇共有68个伐字。《说文解字》:“伐,擊也。从人持戈。一曰敗也。”引伸之乃爲征伐。如:
穆侯四年,取齐女姜氏为夫人。七年,伐条。生太子仇。
十年,伐千亩,有功。生少子,名曰成师。
五年,伐骊戎,得骊姬、骊姬弟,俱爱幸之。
九年,晋群公子既亡奔虢,虢以其故再伐晋,弗克。
十年,晋欲伐虢,士蔿曰:“且待其乱。”
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伐灭霍,灭魏,灭耿。
十七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
是岁也,晋复假道於虞以伐虢。
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於卫,卫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卫。
……
2.全篇共计25个灭字。《说文解字》:“滅,盡也。”《尔雅·释诂》:“灭,绝也。”如: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
晋侯(缗)二十八年,齐桓公始霸。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釐王。釐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於是尽并晋地而有之。
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伐灭霍,灭魏,灭耿。
其冬,晋灭虢,虢公丑奔周。还,袭灭虞
十年,秦灭梁。梁伯好土功,治城沟,”民力罢怨,其众数相惊,曰“秦寇至”,民恐惑,秦竟灭之。
乃令国中诸从重耳亡者与期,期尽不到者尽灭其家。
曹伯臣或说晋侯曰:“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今君为会而灭同姓。曹,叔振铎之後;晋,唐叔之後。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晋侯说,复曹伯。
秦师惊而还,灭滑而去。
七年,晋使随会灭赤狄。
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後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桓叔欲入晋,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败,还归曲沃。
郑曰:“不用卜,败不亦当乎!”
己巳,与楚兵合战,楚兵败,得臣收馀兵去。
初,郑助楚,楚败,惧,使人请盟晋侯。
子玉之败而归,楚成王怒其不用其言,贪与晋战,让责子玉,子玉自杀。
後三年,秦果使孟明伐晋,报殽之败,取晋汪以归。
赵盾为将,往击秦,败之令狐。
晋军败,走河,争度,船中人指甚众。
晋使中行桓子伐陈,因救郑,与楚战,败楚师。
今楚已败我师,又诛其将,是助楚杀仇也。
齐师败走,晋追北至齐。
(这里有一个“追北”即追击败军。如:《魏世家》:“太子因欲还,其御曰:‘将出而还,与北同。’太子果与齐人战,败於马陵。”)
4.全篇共计14个平字。其中2个意思是“平乱”,2个意思“和平”。《说文解字》:“平,語平舒也。”《廣韻》:“平,正也。”《詩·大雅》:“四方旣平,王國庶定。”引申为平服也。又作动词用即“平息”。
晋使赵盾以车八百乘平周乱而立匡王。
齐师败走,晋追北至齐。顷公献宝器以求平,不听。郤克曰:“必得萧桐侄子为质。”齐使曰:“萧桐侄子,顷公母;顷公母犹晋君母,柰何必得之?不义,请复战。”晋乃许与平而去。
5.全篇共计11个围字。《说文解字》:“圍,守也。”《春秋·提要註》“環其城邑曰圍。”即環繞攻城。
秦兵围令狐,晋军于庐柳。
三月甲辰,晋乃发兵至阳樊,围温,入襄王于周。
楚围宋,宋复告急晋。
丁丑,诸侯围许。
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於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
三年,楚庄王围郑,郑告急晋。
四年,楚成王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
6.全篇共计11个攻字。《说文解字》:“攻,擊也。”《博雅》:“伐也。”(本义应该是治器、作也。)
晋人攻曲沃庄伯,庄伯复入曲沃。
献公元年,周惠王弟穨攻惠王,惠王出奔,居郑之栎邑。
文公欲救则攻楚,为楚尝有德,不欲伐也;
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
郑新附楚,畏之,反助楚攻晋。晋军败,走河,争度,船中人指甚众。
二十五年,晋伐翟,翟以重耳故,亦击晋於齧桑,晋兵解而去。
楚得臣怒,击晋师,晋师退。
晋文公曰:“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相应。”
晋先轸曰:“秦伯不用蹇叔,反其众心,此可击。”栾枝曰:“未报先君施於秦,击之,不可。”先轸曰:“秦侮吾孤,伐吾同姓,何德之报?”遂击之。
赵盾为将,往击秦,败之令狐。
8.全篇共计8个袭字。本义与“衣”有关,《说文解字》注:“小斂大斂之前衣死者謂之襲。”《玉篇》重衣也。《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掩其不備也。)
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
其冬,晋灭虢,虢公丑奔周。还,袭灭虞,
郑人或卖其国於秦,秦缪公发兵往袭郑。
孝公九年,魏武侯初立,袭邯郸,不胜而去。
晋焚楚军,火数日不息,文公叹。左右曰:“胜楚而君犹忧,何?”
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之以胜。
孝公九年,魏武侯初立,袭邯郸,不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