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封箕子於朝鲜——读《史记》随笔

(2016-03-04 20:38:28)
标签:

《史记》

箕子

朝鲜

箕子朝鲜

分类: 史记随笔

 於是武王乃封箕子於朝鲜而不臣也。

其後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史记 宋微子世家》

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周武王把箕子开分封到了“朝鲜”,但是不以“臣”待之,言外之意,“箕子开”可以不行臣属之礼,虽然“朝鲜”是西周的封地。

这个“朝鲜“是现在朝鲜半岛上的朝鲜吗?有人大概就是据《史记》这句话撰文说:

箕子朝鲜(公元前1122 ~ 公元前194 ),商后,商朝遗臣箕子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今朝鲜半岛北部,联合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国,被认为定都在大同江流域今平壤一带。这个国家在西汉时被燕国卫满所灭。公元前3世纪末,箕子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在中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王商纣王的伯父箕子在商末期,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我认为周朝时期的朝鲜不是今天的朝鲜,虽然历史上朝鲜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史记索隐》云:“(朝鲜是)潮、仙二音,地因水为名也。”

明清之际著名学者顾炎武在其著作《日知录》里说:“朝鲜城,在永平府(滦河西岸)境内,箕子受封之地。”有人考证周初期箕子朝鲜可能在河北唐山滦河岸边的朝水、鲜水之间(朝水即今潮河,鲜水为唐山陡河古名)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方言著作。这部书是扬雄在收集了各地的方言资料和实际调查了一些当时方言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今本十三卷,共六百六十九条,一万一千九百多字,其中一部分为汉、魏学者所增。体例仿《尔雅》,所收词汇虽不标门类,但基本上是按内容分类编排的。 释词一般是先列举一些不同方言的同义词,然后用一个通行地区广泛的词来加以解释,以下大都还要说明某词属于某地方言。 也有时先提出一个通名,然后说明在不同方言中的不同名称。《方言》一书所记方言地域广阔,东起东齐海岱,西至秦陇凉州,北起燕赵,南至沅湘九嶷,其中多处记有“朝鲜”的一些方言,从这部书中基本上能看出秦、汉时代方言区域的梗概。

从《方言》所记的“朝鲜”方言是地地道道的单音节汉语,与今天具有阿尔泰语特征的多音节朝鲜语根本不属于一个类型。朝鲜语没有声调、元音和谐、而且主要依靠词尾的变化来表现其文法关系,属于粘着语。

所以汉代扬雄《方言》所记的“朝鲜方言”总是与“燕”离不开的,估计就是今河北冀东一带的汉语方言。如《方言》记载:

《方言》二:笃、铄、盱、扬、筛,只也。南楚江淮之间曰笃,或曰筛。好目谓之顺,馐瞳之子谓之缢。宋卫韩郑之间曰铄。燕、代、朝鲜洌水之间曰盱,或谓之扬。

《方言》二:木细枝谓之杪,江淮陈楚之内谓之篾,青齐兖冀之间谓之呉,燕之北鄙、朝鲜洌水之间谓之策。

《方言》二:速、逞、摇扇,疾也。东齐海岱之间曰速,燕之外鄙、朝鲜洌水之间曰摇扇,楚曰逞。

《方言》三:斟、协,汁也。北燕、朝鲜洌水之间曰斟,自关而东曰协,关西曰汁。

《方言》三:凡饮药傅药而毒,南楚之外谓之瘌,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痨,东齐海岱之间谓之眠,或谓之眩。自关而西谓之毒。瘌,痛也。

《方言》五:鍑,北燕、朝鲜洌水之间或谓之錪,或谓之鉼。江淮陈楚之间谓之锜,或谓之镂。吴扬之间谓之鬲。

《方言》五:罃,陈魏宋楚之间曰鸭,或曰鸳。燕之东北朝鲜洌水之间谓之龙。

《方言》五:臿,燕之东北朝鲜洌水之间谓之摇,宋魏之间谓之铧,或谓之鍏。

《方言》五:橛,燕之东北朝鲜洌水之间谓之椴。

《方言》五:床,齐鲁之间谓之箦,陈楚之间或谓之笫。其杠,北燕朝鲜之间谓之树,自关而西秦晋之间谓之杠,南楚之间谓之赵,东齐海岱之间谓之桦。其上板,卫之北郊赵魏之间谓之牒,或曰拟。

《方言》七:魏盈,怒也。燕之外郊朝鲜洌水之间,凡言呵叱者谓之魏盈。

《方言》七:汉漫、鎆眩,懑也。朝鲜洌水之间烦懑谓之汉漫,颠眴谓之鎆眩。

《方言》八:鸡,陈楚宋魏之间谓之繦缦,桂林之中谓之割鸡,或曰声。北燕朝鲜洌水之间谓伏鸡曰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