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期而生子——读《史记》随笔
(2016-02-22 21:25:29)
标签:
史记居住路过思过居家 |
分类: 史记随笔 |
读《史记》发现“居”字主要有“居所”(名词)、“居住”(动词)、“坐(官位)”,但是在表示时间“年、月、日”前似乎有“度过”、“越过”的意思,犹如今天的“过了”,下面是摘自《史记》“本纪”的部分例句。
细玩其上下文意,“居数年”、“居三年”、“ 居二年”、“ 居期年”、“居期”、“居数月”、“居月余”、“居数日”应该是在“居住”意义上引申,逐步过渡到犹如今天的“过了三年”、“过了数月”、“过了数日”。
“居”上古音“九鱼切”,拟音[kia],在方言里元音高化介音[i]丢失音[ko]。如临县“居舍”(屋、家)在山西其他地方音“锅”或“闺”。
清光绪九年(1883)重修《文水县志》:“屋曰蜗(读如戈)舍(读平声)。”1942年《榆次县志》记载:“屋曰蜗(读如锅)舍(读平声)。”
太原则写作“闺舍”。
《史记》里“过”的意思只有两个,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度也。引伸爲有過之過。”(即过错)《玉篇》:“度也,越也。”《廣韻》:“經也。”没有见到“过几年”、“过数月”一类的用法。如:
《五帝本纪》:瞽叟爱後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
《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殷本纪》: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
《周本纪》: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
《秦始皇本纪》: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
《项羽本纪》: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宋以后“越明年”的说法,即“到了第二年”。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