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韩昌黎《祭女挐女文》的一点疑惑

(2015-08-24 16:22:44)
标签:

韩愈

《祭女挐女文》

阿爸

阿八

分类: 古典文学

《祭女挐女文》

維年月日,阿爹阿八,使汝妳以清酒時果庶羞之奠,祭於第四小娘子挐子之靈。

嗚呼!昔汝疾極,值吾南逐。蒼黃分散,使女驚憂。我視汝顏,心知死隔。汝視我面,悲不能啼。我既南行,家亦隨譴。扶汝上輿,走朝至暮。天雪冰寒,傷汝羸肌。撼頓險阻,不得少息。不能食飲,又使渴饑。死於窮山,實非其命。不免水火,父母之罪。使汝至此。豈不緣我。草葬路隅,棺非其棺。既瘞遂行,誰守誰瞻?魂單骨寒,無所托依;人誰不死?於汝即冤。我歸自南,乃臨哭汝。汝目汝面,在吾眼傍;汝心汝意,宛宛可忘。逢歲之吉,致汝先墓;無驚無恐,安以即路。飲食芳甘,棺輿華好;歸於其丘,萬古是保。尚饗。

 

这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的一篇祭奠他的小女儿的祭文,读之令人唏嘘不已。然而题目及开头一段令人迷惑。

首先, 标题为《祭女挐女文》

《韩昌黎集》于题目下有人注云:

女挐,公第四女。挐,女加、女居二反。挐或从奴。古本《祭文》与《圹铭》皆作女挐。董彦远曰:拏字传写之误。盖古文如纷挐、拏等字,无从奴者。公最好古。名其女不应用俗字也。今按:挐通。说已见第五卷《李花》诗。

于是有人认为韩愈的女儿名叫“女挐”。非也。“女挐,公第四女”当断句为“女,挐,公第四女”。否则不可解。题目应该理解为“祭祀女儿‘挐女’的祭文”。标题“挐女”与祭文中“挐子”当是同义。“女”也是“子”。

其次:“阿爹、阿八”并列不可解,有的本子做“阿爹、阿毑”应该是对的。按:毑、姐同音同义,母也。[]赵彦卫在 《云麓漫钞》卷三中就提出过疑问:韩退之《祭女挐文》自称曰阿爹、阿八,岂唐人又称母为阿八?今人则曰妈。

再次,“使汝妳”,当是“使你的奶妈”。

 妳字有两种写法“㚷”、“ 嬭”,《广韵》有两个读音和注解:

《廣韻》:“乳也。奴蟹切。”同小韵“㚷”“上同。”

《廣韻》奴禮切,“禰”小韵也有“嬭”字。“楚人呼母。又奴蟹切。”

应该是“爸爸妈妈让你的奶妈”到坟上祭奠。

上坟祭奠既有自己亲自祭奠,也有让人代为祭奠,韩愈祭文中多见。如:

《祭柳子厚文》:“维年月日,韩愈谨以清酌庶羞,祭于亡友柳子厚之灵。”

《祭周氏侄女文》:“维年月日,十八叔、叔母具时馐清酌之奠,祭于周氏二十娘子之灵。”

祭十二郎文》:“年月日,季父(韩)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建中,人名。不知是韩愈家中何人。)

[南宋]江应辰也有一篇类似的祭文《祭女四娘子文》,开首几乎与韩文体例一样,看后则甚是明白:

维年月日,爹爹妈妈,以清酌庶羞之奠,祭于四小娘子之灵。

同样的的一篇祭文,韩文则令人迷惑,估计是我们不懂当时之风俗以及祭文行文之规矩,还有传写的讹误。

另外,韩愈女儿名“挐”字义难解。董彦远曰:公最好古。名其女不应用俗字也。殊不知写文章和为孩子取名其实是两回事,尤其是女孩。“挐或从奴”,可能是对的。唐人多名“奴”者。今山西人名也多名“奴”,有“柔顺”、“俊”、“好看”的意思,字书不见这些意思,估计另有语柢。

 

附:韩愈《女挐圹铭》:

愈之为少秋官,言佛夷鬼,其法乱治,梁武事之,卒有侯景之败,可一扫刮绝去,不宜使烂漫。天子谓其言不祥,斥之潮州,汉南海揭阳之地。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师,迫遣之。女挐年十二,病在席,既惊痛与其父诀,又舆致走道,撼顿失食饮节,死于商南曾峰驿,即瘗道南山下。(《韩昌黎文集注释》卷下)

韩愈《去岁,自刑部侍郎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曾峰驿旁山下。蒙恩还朝,过其墓,留题驿粱》

数条藤束木皮棺,草殡荒山白骨寒。

惊恐入心身已病,扶舁沿路众知难。

绕坟不暇号三匝,设祭惟闻饭一盘。

致汝无辜由我罪,百年惭痛泪阑干。

南宋: 江应辰, 字圣锡,信州(江西上饶)玉山人。绍兴五年进士第一,隆兴间,知福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