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见周家的猴老子,好像一座坟!
(2015-05-29 12:35:49)
标签:
董西厢山西临县方言兰花花夸张 |
分类: 山西方言 |
《兰花花》是流传在陕北的一首民歌,现在演绎为电视剧了,主题曲是这样唱的:
青线线那个兰线线,蓝格英英彩,
生下一个兰花花啊,实实爱死个人。
五谷里的那个田苗子,数上高粱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呀,就数那个兰花花好。
我和我的那个三哥哥呦,说不完的个话,
咱们两个死活呦,也要走到一搭。
其实《兰花花》就像一首叙事诗,在当地的民歌里还有很多的歌词。如郭兰英所唱的《兰花花》就有这样一段:
兰花花我下轿来,东照西照,
照见周家的猴老子,好像一座坟。
只是把兰花花要嫁给的“猴老子”(即“小老头儿”)比喻作“一座坟”。到了临县樊如林先生的《兰花花》里则有了三段描写“候老子“的歌词:
兰花花的那个下轿来,瞭眼观看,
瞧见那周家的候老子,像一颗皮球蛋。
眼又斜的那嘴又歪,涎水滴湿鞋,
背锅锅还是个罗圈腿,走起来,来回摆。
嘴又哑来呀,耳又聋,鼻涕两圪筒,
走路还得拄棍棍,活像个毛鬼神。
则把周家的“小老头儿”的形象描写的更加夸张了。嘴歪眼斜,涎水横流,罗锅腆肚,耳聋声哑,还是个拄着拐棍的罗圈腿。这种夸张的描写在民间演唱里十分突出,极尽夸张之能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周家的候老子再有钱,兰花花的爹妈也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类似的还有《周公背周婆》(表演唱,作者樊如林)
小奴家今年一十七,寻得个老汉七十一。
耳聋眼花气不足,走路还的个棍棍厾。
罗圈腿、拐拐脚,超唇挽嘴塌鼻子,
背锅撵肚不捉足,说话还是个脱舌舌。
郑恒又谮言,道:“您姐姐休呆,我比张郎,是不好门地?不好家业?不是自家自卖弄,我一般女婿,也要人迭。外貌即不中,骨气较别;身分即村,衣服儿忒捻;头风即是有,头巾儿蔚帖;文章全不会后,《玉篇》都记彻。
珙视之。觑衙内结束模样,越添烦恼。
【中吕调】【牧羊关】张生早是心羞惨,那堪见女婿来参!不稔色,村沙段:鹘鸰乾澹,向日头獾儿般眼;吃虱子猴狲儿般脸。皂条拦胸系,罗巾脑后担。○鬓边虮虱浑如糁,你寻思大小大腌臢!口啜似猫坑,咽喉似泼忏。诈又不当个诈,谄又不当个谄。早是辘轴来粗细腰,穿领布袋来宽布衫。
掂详了这厮趋跄,身分便活脱下钟馗一二三。
觑了他家,举止行为,真个百种村。行一似摤老(骆驼),坐一似猢狲。甚娘身分!驼腰与龟胸,包牙缺上边唇。这般物类,教我怎不阴哂,是阎王的爱民。
【雪里梅花】更口臭把人薰,想莺莺好缘分!暗思向日,和他共鸳衾,效学秦晋,
所为身分,举止得人嫌,事事不通疏,没些灵变。旷脚、驼腰、秃鬓、黄牙、乌眼。不怕今宵,只愁明夜,绣帏深处效鸳鸯;争似孤眠!
按照剧情,郑恒是崔老夫人的娘家侄子,他的父亲是“尚书”,即使生下这样的儿子,当崔老夫人在莺莺已经找到张生这样的如意郎君后,还会执意把莺莺嫁给郑恒吗?所以王实甫的《西厢记》则只是通过红娘的嘴里骂郑恒是个“木寸""马户""尸巾"而已。
《董西厢》的描写的夸张颇有些民间曲艺的味道,与民间艺术是颇有渊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