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末清初 李实 《蜀语》摘记

(2014-12-16 07:45:32)
标签:

四川方言

西南官话

李实

蜀语

分类: 各地方言

明末清初 <wbr>李实 <wbr>《蜀语》摘记

        李实,李实,字如石,别号镜庵,四川遂宁安仁里人。

《蜀语》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断域为书方言词汇著作。全书共收录四川方言词语563条,忠实地反映了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面貌,是研究明代四川方言的有效材料。该书体例一般先说明词义再注字音。词语用字比较常见的,只作解释不再注音。

 

据《汉语方言大词典》摘记。

 

“呼父曰大大。”

1935年四川《云阳县志》:“蜀语呼父为大大,谓父莫大也。今俗呼祖父为大大,殆引申其义。大读平声。”安徽民国《芜湖县志》:“父则杂称为爹爹、爸爸、大大。”

《济宁县志》:“济宁称父曰,亦有曰者。疑即爹字转音。”陕西《永寿县志》:“土人谓父曰。”明陈世元《俚言解》卷一:“河北人称父为,又讹为。”)

“人村曰山巴土獠,巴州以西旧獠人所居,故云。”

(《云阳县志》:“土人曰山巴獠。蜀语獠音老。巴以西归獠人所居,故云。俗亦谓乡坝老。”)

“四边曰四。”

(《遵义府志》:“四边曰四。”)

“摇动不停曰动澹。澹音淡。《说文》:‘澹,摇也。’”

“掌打曰耳掴。”

(清张慎仪《蜀方言》:“掌面曰耳掴。”)

“跛行曰。”

(《云阳县志》:“今人谓筋骨弱、举足不随为尥掉。”)

“人死曰过世。”

“小子曰。”

“粗率曰。”

(四川宜宾光绪二十一年《叙州府志》:“粗率曰。”)

“草伏火中未燃曰。”

“骗人财物曰。”

(《云阳县志》:“,骗也。”清王念孙《广雅疏证》:“今江淮间犹谓欺曰詑。”章炳麟《岭外三州语》:“三州谓欺人曰詑人。”)

“筑堤蓄水曰。”

沃土曰鱼米之地。”

“凡戏玩曰。”

“谓人黠曰。”

(杨树达《长沙方言考》:“按:今长沙犹谓行小慧者曰鬼。”《东莞县志》:“黠谓之。”汉杨雄《方言》:“自关而东,赵魏之间谓之黠,或谓之。”《献县志》:“慧谓之黠,或谓之。小儿之聪慧者则曰很鬼的。”清丁洁《方言校正》:“谓黠为,今吴越语尚然。”)

“心乱曰恅愺。

“发馒头曰起酵。”

“两手相摩切曰。”

“衣摆宽曰。”(《集韻》助駕切,音乍。寬也。)

“唾人曰。”(呸)

“牛羊不生子曰,谓妇人不生子亦曰。”

(山西临猗《临晋县志》:“牛羊不生子曰㹗。”永济《虞乡县志》:“不生子曰㹗。”)

“刮锅曰,平木器曰,削平曰。”

“炒饭匙曰𣖄𣖄。”

“开张曰。”

(《如皋县志》:“曰张也。”《通州直隶州志》:“偧曰也。”开张,张开也。)

“抵命曰。偿音。”

“鞋无饰曰。”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今江南谓靴无颈者为靸。”)

‘不精彩曰,音松浊声。’

“谓子曰。”

(《云阳县志》;“小孩曰娃,亦曰。”浙江《黄岩县志》:“呼小儿曰。”《长沙府志》:“儿为,又曰。”广东《顺德县志》:“谓子曰。”)

“以毒药药人曰。”

(《顺天府志》:“凡饮药傅药而毒,北燕谓之。”《陇右方言发微》:“《说文》云:‘朝鲜谓药毒曰。’今陇右犹有此语。痨,正读郎到切,音。”《叙州府志》:“以毒药药人曰。”《南川县志》:“食物毒人曰,郎到切。”《黔雅释器用》:“今谓毒药曰痨药。”)

“煮熟曰,音练。”

“以盐渍物曰。”

“牝马曰。”

“饰边曰。缘去声。音怨。”

(《麻城县志续编》:“饰边曰缘,音愿。”)

“得利曰。有利谓之赚钱。白得谓之赚得。”

(四川宜宾《叙州府志》:“得利曰。”)

“足蹂曰,跐,音此平声。”

“谓人形短曰矮矬矬。”

“褥子谓之。”

(《遵义府志》:“褥子谓之裯。裯音调临县褥子曰条子)

“绕腰窄囊曰缠带。”

(黄侃《蕲春语》:“案吾乡谓囊两头盛物,适中启口,儿可以围系于腰者曰缠带。”类似于褡裢。)

“面散者曰【麦孛】。【麦孛】音勃。”张慎仪《蜀方言》:“治面饵用糏曰【麦孛】。”

“恶犬谓之獒狗。獒音敖。”

“小曰蔑蔑。凡言人物小谓之蔑蔑。“

(《遵义府志》:“小曰蔑蔑。”)

“鸡胸曰。䔕音蒲。”

(《青县志》:“鸡胸曰。䔕音蒲。”)

“斜曰【扌笡】。【扌笡】,且去声。”

(《萧山县志稿》:“斜而不直,侧而不平皆曰【扌笡】。”)

“火炙曰。”

“拾物曰。”

“凡颜色鲜明曰。”(《遵义府志》:“凡颜色鲜明曰。”)

“耳垂曰音答。”

“酒醋味薄曰。醈音谈,叙(叙州)南音。”

“赶曰。”

(《威县志》:“赶曰碾,赶上前去曰碾上。”山西《赵城县志》“赶曰。”)

“鬼梦曰。”

“声破曰。”

“下垂曰。”(《遵义府志》:“下垂曰軃,音妥。”)

“菜肉豆脯米粉作羹多家姜屑曰画辣汤。”(今胡辣汤)

“器破曰【斯瓦,【斯瓦】缝音斯凤。”

(宜宾《叙州府志》:“器破曰【斯瓦】。”)

“谓看曰。”

(《叙州府志》:“谓看曰桬,曰䁧。”《玉篇》無昭切,音描。張目也。)

“碎切曰。”(《麻城县续志》:“切草刀曰䥷,音扎。”)

“切草刀曰䥷刀。䥷,音扎。”

(《蜀方言》:切草器曰䥷。《广韵》:‘䥷,秦人云切草。’《集韵》作‘䥷’槎辖切,断草刀也。”)

“一色不杂曰。”(纯)

“不精彩曰邋遢。”

(《霸县志》:“不整齐曰邋遢。”《麻城县志续编》:“不精彩曰邋遢,音腊塔。”)

“饼曰。馍音摩。凡米面食皆谓馍馍,犹北人之谓饽饽也。”

“以刀磨瓦盆或皮上曰。鐾,蒲计切。音避。”

“以物沾水曰。”

曰䵚,䵚音讨。”(即稻)

“铺垫曰,音霸。”

(《四川歌谣选》:“扯把茅草个铺,捡个石头当枕头。”)

“性傲曰。戆音刚去声。”(杠头)

“绾发为髻曰音缵。”(䰖,音cuan。缵,音zua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